JAMA子刊(糖尿病饮食控制新方法,每周少吃两顿饭,效果堪比每天饮食控制)
之前英国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5:2饮食模式,更有利于减重,而且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还可降低血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显示,每周禁食两次与持续饮食控制,在坚持1年后,前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0.3%,后者降低了0.5%,效果相似(P=0.65)。
来源:
该研究共纳入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0人每周禁食两次,余者67人持续每日控制饮食,试验1年。
不过研究者指出,禁食通常而言,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但对于使用胰岛素以及其他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而言,仍需监测血糖水平,并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药物剂量。
其实,这种每周禁食两次,也叫5:2饮食模式,对超重的健康人也是有好处的。
就减肥而言,坚持5:2饮食的超重者59天后即达到降低5%的目标,而每日限制饮食者则需要73天才能达到目标。
这里的禁食是指,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500~600卡路里;所谓的持续每日饮食控制,是指每日摄入热量在1200~1500卡路里。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让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控制饮食,难以坚持。有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1] Sharayah Carter, Peter M. Clifton,et al. Effect of intermittent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ed diet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AMA Network Open, 2018, 1(3): e180756.
[2] Sciencedaily
饿两天,看来还是不错的养生之道。
近日一项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周禁食两次,与持续性饮食控制在血糖控制上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且还可以减肥哦。
在血压变化方面,5:2饮食者的收缩压降低9%,每日限制饮食者收缩压反而增加2%。
心血管中文期刊排名出炉,中国循环杂志位居第二
今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其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位列三甲。《中国循环杂志》的核心影响因子1.284,排名第二;学科影响指标0.95,并列排名第2。表2014年全国21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核心影响因子和排名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7:10:52
00004.46万家医院近15万医生调查揭示医生工作现状:每周工作平均超50小时,仅1/4未遭受暴力事件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在2018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白皮书》),这也是继2015年后第二次发布。这份最新的《白皮书》,是协会在2016-2017年对4.46万家医疗机构共14.62万医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执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尽人意执业环境中最让人闹心地莫过于医疗纠纷和暴力伤医。Stroke杂志研究称,绿叶蔬菜可防中风
饮食中的硝酸盐多来自绿叶蔬菜。Stroke杂志发表的一项随访15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正式这种来源于蔬菜的硝酸盐对脑血管有好处,可以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研究数据显示,摄入蔬菜硝酸盐越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越小,蔬菜硝酸盐摄入>76mg/d的受试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小于<53mg/d的受试者。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应该吃的咸一点儿!JACC研究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曾被称为“烦躁的心”(irritableheart),多见于年轻女性,往往始于青少年时期。POTS特点是直立位时心率明显增加,常伴有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头晕、视野模糊、呼吸急促、心悸和劳累不耐,直立姿势时症状更严重。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定义为在没有立位低血压的情况下,从卧位站起时心率至少增加30次/min,并至少持续30min。缺血仅导致症状,斑块才引发心梗!ISCHEMIA试验最新分析:判断预后,病变严重程度比缺血更重要
去年公布的ISCHEMIA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稳定且不严重的患者,或可不必采取常规的介入干预策略。近日,ACC2020/WCC上发布的该研究最新分析发现,病变情况预测死亡或心梗风险的效果较好,明显超过了缺血程度。研究显示,冠脉轻度病变的患者远期预后良好。而严重缺血和全因死亡不相关,仅与缺血恶化和心梗弱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41: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