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万家医院近15万医生调查揭示医生工作现状,每周工作平均超50小时,仅1,4未遭受暴力事件)
健康堪忧,收入与付出不相匹配
此外,《白皮书》显示,不愿意子女从医的比例有所下降,从2014年的64.48%降低到现在的45%。有相关分析显示,不希望子女从医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这也表明,医生对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而国家公布相关数据也显示,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比2015年减少6.7%,涉医违法犯罪2016年比2015年减少14.1%。
具体,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生相似,分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和51.13小时;一级医院医生平均每周工作48.24小时。超时工作,或是大众医疗需求增加所致。
每周工作超50小时,心理耗竭大
相比之下,医媒关系渐趋好转。此外,就医患关系紧张成因和解决方面,这次调研中,全体医生都较为关注解决方法。
执业环境中最让人闹心地莫过于医疗纠纷和暴力伤医。
不过这次调研显示,“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已经不是医生职业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2011年,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生认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65.9%。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执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尽人意
在这次最新调研中,对“医患关系紧张是由于部分媒体倾向性引导造成的”这一选项,绝大多数医生都跳过。而在2011年的相关调研中,53.75%的医生认为媒体抹黑了医疗;2014年调研中,有84.31%的医生认为,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了暴力伤医。
在被调查医生中,33.2%的医生罹患一种疾病,5.9%的医师罹患一种以上的疾病;在过去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存在不同症状,或可能是疾病的表现,或可能是心理因素。
这都提示,年轻医生群体心理状况应该受到关注,在医院管理制度方面也还需改善,以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
《白皮书》显示,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4.9%认为差。有31.1%的医师认为身体状况对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
《白皮书》指出,在设定医师薪酬水平时应充分考虑医生行业特点,同时应与国际上医生在国民收入体系中的普遍定位相符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份最新的《白皮书》,是协会在2016-2017年对4.46万家医疗机构共14.62万医师进行的调查结果。
医改积极性不高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长期加班加点,心理耗竭大,健康首先受到冲击。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医生群体在九个维度的考量上也显著低于参照群体,其中本科学历医生最为明显。
这次最新调研显示,各级医生都很“忙”,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而且仅有1/4的人能够休完法定年假。
此外,媒体是各种声音的出口,也对医生职业环境有所影响。
而相比与医生的社会贡献,《白皮书》显示,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十万,与西方国家医生待遇相差甚远。
而2014年调研数据显示,仅有27.14%的医生未遭受过暴力事件。相对比显示,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以及事件的严重程度均有所下降。
《白皮书》表明,62%的医生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66%的医生有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51%为偶尔的语言暴力。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白皮书》显示,年轻医师参与医改主动性差,且学历越高主动参与程度越低;同时,较高收入的医师、医疗机构等级越高的医师对医改的态度更被动。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在2018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白皮书》),这也是继2015年后第二次发布。
具体,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年收入85685.97元,二级医院平均年收入68641.47元,一级医院平均年收入69084.87元。初级职称组的平均年收入是57709.35元,中级职称为73854.37元,副高级职称88638.24元,正高级职称107813.18元。
此外,《白皮书》还显示,医生群体总体心理耗竭等级上显著高于参照群体,说明医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都大,其中男医师的压力更大。随着增龄,医生心理压力显著降低。
《白皮书》指出,医改设计者和宣传部门应该重视,鼓励医师更加积极参与医改。
虽然如此,《白皮书》显示,仍有62%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没有改善,50%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数据与2015年的调研数据相近。
刘文玲等近2万北京地区青少年调查研究显示,心室预激和预激综合征患病率为0.15%
预激综合征是种常见疾病,而且约40%~80%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甚至会引起猝死。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文玲、刘欣等对北京地区近2万名青少年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些15~20岁的年轻人有0.15%罹患心室预激和预激综合征,而且患病率和患病类型在男女无差异。研究者在对这些患者随访1.5~3年期间发现,有5人为间歇性心室预激,6人出现阵发性心悸,2人记录到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余无临床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4:35:440000“肿瘤-高血压”新概念:有高血压的人患癌风险高,治疗癌症会引起高血压!
近日,Hypertension上刊登了一篇讨论“肿瘤-高血压(onco-hypertension)”这一新概念的文章。全球老龄化进程使得高血压和肿瘤较为流行,肿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也大幅增加,其中不乏因接受相关抗癌治疗而致高血压者。高血压和肿瘤的内在关系引出了“肿瘤-高血压”这一概念,这一亚专科主要侧重于高血压和肿瘤的复杂病理生理学。作者指出,多学科合作更有利于去改善肿瘤-高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1:11:520000哈佛研究称,改善饮食质量可预防全球千万人过早死亡
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全球饮食质量有所改善,但仍远未达到最佳水平,各国的饮食质量也各不相同。文章估计,改善全球饮食质量可以预防1100多万人过早死亡,约占2017年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4%。从当前饮食改善至健康饮食,可预防大约1/3的冠心病死亡,其中男性死亡人数减少约200万,女性死亡人数减少约190万。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26:150000丹麦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或显著增加主动脉疾病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生素。然而,有研究发现,应用这类抗生素可能显著增加主动脉疾病风险,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近期,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证实,两者之间确有关联。研究人员发现,曾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人出现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较用另外一种抗生素——阿莫西林的人增加66%。次要分析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0%和93%。中国慢病研究:男士入睡困难,糖尿病风险增63%
已经有多项国外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佳或睡眠时间不足与糖尿病有关。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苏州市项目点的一项分析也发现,入睡困难、容易早醒、经常打鼾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入睡困难的男士糖尿病患病风险最高,为63%,容易早醒者增加37%,打鼾者增加16%,有这些睡眠障碍的女士风险依次增加48%、31%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