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Medicine刊文,降压老药维拉帕米可治疗1型糖尿病)
研究者称,维拉帕米是首个在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被发现能维持胰岛β细胞功能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维拉帕米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0.5次/月 vs 2.7次/月,P=0.04),研究者认为这与该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较少有关。研究期间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
校正两组基线存在差异的指标后,研究者发现,3个月和12个月时维拉帕米组的C肽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而且从入组至3个月或12个月期间,维拉帕米组每例患者的C肽释放试验曲线下面积都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维拉帕米组与安慰剂组每日胰岛素总用量(a)、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月均低血糖发作次数(c)和不同血糖水平维持时间(d)比较
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维拉帕米组患者的血压并未呈现降低趋势,他们的心率和心电图也都保持正常。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内源性β细胞功能的变化,研究人员通过基线、3个月和12个月时的C肽释放试验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估。
这意味着,对于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合用维拉帕米可能会减少胰岛素的注射次数和剂量。作者表示,“对于新近发生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加用一次维拉帕米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案。”
研究人员也谨慎表示,维拉帕米被批准用于降压治疗已超过30年,但其改善β细胞功能尚未获批适应证,因此目前并不能推荐其广泛用来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和临床医生可充分权衡应用该药的利弊,个体化进行应用。
研究期间,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6%~7%。6个月时,维拉帕米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稍低于安慰剂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近期,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用来治疗高血压的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可能对1型糖尿病也有效,还能减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低血糖发作。
可能有人会关注到,作为一个降压老药,用在这样一群血压正常的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会不会导致低血压?
另外,12个月时,维拉帕米组胰岛素的胰岛素需求量仅增加了27%,而安慰剂组增加了70%,说明维拉帕米组的β细胞功能下降较慢。
来源:Ovalle F, Grimes T, Xu GL, et al. Verapamil and beta cell functionin adults with recent-onset type 1 diabetes.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July 9,2018.
研究者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只要患者β细胞功能尚有残存,维拉帕米可能就会发挥有益的作用。他们表示,将来需要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拓展研究范围,在不同人群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在既往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该研究最终有24例18~44岁的新发(3个月内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完成1年观察随访,其中维拉帕米组11例,安慰剂组13例。所有受试者接受标准的胰岛素方案治疗[0.26 U/(kg·d)],维拉帕米起始用量为120 mg/d,逐渐滴定,最大剂量360 mg/d。
该研究团队于2014年已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维拉帕米可通过阻断L-型钙通道,使患者体内的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的表达明显降低,而TXNIP过表达是β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维拉帕米可有效维持β细胞功能,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发作,从而维持血糖稳定。
【AHA2016】房颤患者介入后抗栓取得突破:利伐沙班联合抗栓方案优于华法林三联抗栓
备受瞩目的PIONEERAF-PCI研究终于公布了,相关研究结果和事后分析同期发布于NEJM和Circulation。该研究表明,对于房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基于利伐沙班的双联或三联抗栓治疗方案比传统华法林为基础的三联抗栓方案,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16.8%vs18%vs26.7%),且全因死亡或再入院(34.9%vs31.9%vs41.9%)也更低。四成国人,属于衰弱前期!中国慢病前瞻研究新分析
衰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存在这个问题,预防衰弱还需早日开始。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显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失眠、打鼾均与衰弱前期或衰弱相关,而且睡眠问题对衰弱具有累加效应,此外体重问题在其中还起到效应修饰作用。研究提示,体重正常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干预失眠障碍有助于预防衰弱,比在超重肥胖者中干预更加有效,而在超重肥胖者中,干预打鼾问题来预防衰弱的效果,或比体重正常者更有效。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1:16:110000年轻房颤,消融效果更好!Circulation杂志研究
12月22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CABANA研究新分析表明,相对年轻的房颤患者,从导管消融治疗中的获益更大。CABANA研究共纳入2204例至少有1个中风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随机分入导管消融组或药物治疗组。在这些患者中,<65岁者占34.8%,65~74岁者占51.3%,≥75岁者占21%。有冠心病,轻度营养不良也增死亡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刘勇等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营养不良是增加远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显示,与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相比,轻度、重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增加37%、79%和182%的全因死亡风险。此外,考虑到检出情况,轻度营养不良归因分数最高,为19.49%。图1远期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2:31:170000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显示: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1年,7年后卒中风险下降60%,死亡下降5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敌”,中国的2.7亿高血压患者就大多散布在城镇各个社区和农村,如何能够更好遏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近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等进行的研究提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以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即使是短期,也可取得远期获益,显著降低人群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6:06: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