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显示(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1年,7年后卒中风险下降60,死亡下降5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HCC项目中3787例高血压患的有效数据,其中2511例为来自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1276例为来自同等经济卫生条件的未接受规范化管理的普通高血压患者。经过1年的干预,试验组高血压控制率近65%,平均血压降低11.5/4.7 mmHg;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59.3%。
图1 接受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的高血压患者和同等条件下未接受方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和死亡风险曲线
其中,接受1年高血压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生率1.9%,死亡率为1.3%,而未接受专门的高血压管理的同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生率2.9%,死亡率3.8%。
这项研究也是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HCC)中的一部分。研究显示,接受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1年的高血压患者,在中位随访7.3年后,降低了60%的卒中风险和50%的全因死亡风险。
近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等进行的研究提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以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即使是短期,也可取得远期获益,显著降低人群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他们认为,健康教育让患者更深入的了解了高血压,敦促了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而接受培训后的社区医生则在未来管理高血压上也更为规范,这些都有效改善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敌”,中国的2.7亿高血压患者就大多散布在城镇各个社区和农村,如何能够更好遏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
研究者介绍说,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主要依据高血压防治指南,通过媒体进行健康促进,科普教育,以及培训社区医生以对患者进行规范化高血压管理。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结果也显示,1078对受试者中,共有110例发生脑卒中,141例死亡,其中接受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组脑卒中发生率(2% vs 4.6%)和死亡率(1.4% vs 3.8%)显著降低。
来源:Wang Z, Hao G, Wang X, et al. Short-term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risk of stroke and total death in China: A community controlled trial. Medicine (Baltimore), 2016, 95: e5245.
我国高血压负担较为沉重,尤其在基层地区。研究者认为,这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大力推广。

贵州省人民医院学者破解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后血小板骤降谜团
贵州省人民医院刘晓桥等研究表明,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急剧减少与机体器官出血仅见于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其中封堵器两端的高压力差是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组的患者没有出现血小板重度降低,以及机体器官出血时间。而动脉导管未闭组患者有7.74%出现血小板计数重度降低,3.87%出现机体器官出血,且仅发生在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美国CDC研究称,四分之一年轻人为糖尿病前期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2005-2016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横断面分析中,19-34岁居民中有24%被认为有糖尿病前期,12~18岁青少年人群中,约18%为糖尿病前期。研究纳入5786名受试者,青少年2606人(45%),青年3180人(55%)。舌苔微生物还可用于诊断心衰?!广州学者研究
“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袁天慧等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网上年会上称,舌苔微生物有助于诊断心力衰竭。袁天慧指出,慢性心衰患者的舌象与健康人完全不同,正常情况下,舌淡红覆之以淡白舌苔,而心衰患者舌较红舌苔发黄,而且随着疾病进展舌象也会随之变化。舌苔微生物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之前就有研究表明,舌苔微生物有助于分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者。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59:23
0000【AHA2016】收缩压≥164 mmHg者降压后血压下降太快或有早死风险
AHA2016上,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上的一项研究提示,降压是个精巧的技术活儿,对于某些患者而言,接受降压治疗后如果血压降幅太过显著,或会增加其早死风险。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对约8000位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受降压治疗前,收缩压≥164mmHg的患者,如果在接受治疗后降低到142mmHg以下,要比降低到≥152mmHg者,研究期间有32%的早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