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称(试管婴儿患先心病的风险增加1,4倍)
来源: Shamshirsaz AA, et al.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following fertility trea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11 to 2014. Heart, 2018,104(11): 945-948.
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的分析表明,通过上述两种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受孕后出生的婴儿患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是自然受孕后出生婴儿的2.4倍和1.9倍。
研究人员报告,2011~2014年,美国出生的1424万余名活产婴儿中,有10多万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出生,8万多名婴儿借助其他不孕症治疗手段出生。
研究者在双胞胎、出生时体重不足1500 g以及胎龄不足32周出生的婴儿中进行分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不孕症治疗与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有关。
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非试管婴儿技术治疗、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婴儿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39%、0.26%和0.0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技术)还是非辅助生殖技术(如药物治疗和宫腔内人工授精)受孕出生的婴儿,发生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辅助生殖技术和非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导致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绝对发生风险分别增加0.03%和0.02%。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心电图,也可“判断”年龄!佛明翰研究
深度神经网络(DNN)年龄预测模型可根据心电图波形预测心电图年龄。佛明翰心脏研究发现,在社区居民中,若心电图年龄比实际年龄越大,死亡、心梗、房颤和心衰风险越高。研究纳入9877名社区居民,平均年龄55岁,共有34948个心电图。根据心电图年龄比实际年龄的差值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加速衰老或减速衰老。心电图年龄比实际年龄大≥9岁为加速衰老,心电图年龄比实际年龄小≥9岁为减速衰老。美研究称:心脏病患者间歇性禁食可防心衰!
11月16日,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美国盐湖城山间医疗机构报告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适当“饿一饿”能续命。这里的适当“饿一饿”,即间歇性禁食。这项研究共对2001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分析,随访4.5年发现,适当“饿一饿”的患者生存率更高,而且很少被诊断为心力衰竭。有合并症的老年男士要警惕!《柳叶刀》最新研究: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淋巴细胞减少可以作为诊断参考指标
1月29日,Lancet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的9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4:11:46
0000NEJM研究显示,iFR指导冠脉血运重建与FFR效果相似
在ACC2017上,DEFINE-FLAIR研究让瞬时无波形比值(iFR)一炮而红:iFR不仅在指导冠脉血运重建方面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效果一样,而且更为便宜、省时,且痛苦少。而近日来自瑞典学者的研究则再次证实iFR不劣于FFR。iFR为在舒张期无波形间期狭窄远端平均压力除以舒张期无波形间期平均动脉压,是一种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非腺苷依赖压力推导的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