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无症状,放支架是画蛇添足!?澳大利亚研究
近期有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对于稳定性的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症状,放支架后,不但30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死亡率也高。
作者认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支架治疗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缓解心绞痛。如果没有症状,做支架需要慎重。
研究分析了117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有1317人无症状。
没有症状的患者年龄更大,多为男性、有三支病变,同时也多合并肾衰、糖尿病和心衰等合并症。
研究中,没有症状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左主干和前降支的支架,证明医生可能是根据解剖学适用性和病变位置,而不是临床症状做出支架的决定。
但支架术后,围术期并发症及30天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高。
研究还发现,与接受支架治疗的有症状患者相比,没有症状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长期死亡风险高出约40%,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发现。
而且,远期死亡率也更高(27.2% vs 18.0%)。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临床变量后,没有症状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39,95%CI:1.16-1.66,P<0.001)。
作者指出,无症状患者长期死亡风险更高的原因并不清楚,也可能是共存疾病导致的。
作者也强调,无症状患者中也有部分患者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生活方式调整,而并非为真正的无症状。
阜外医院陈纪林等认为,应当重视规范的药物治疗,除了改善心绞痛症状的药物之外,只有在充分应用改善预后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才能显现出对稳定性冠心病的改善作用。
来源:
[1] Koshy AN, Dinh DT, Fulcher J, et al. Long-Term Mortality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m Heart J. 2021 Nov 12
英国心律学会指导意见十要点:有些起搏器患者可行MRI检查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心脏植入电子设备植入(CIED),如起搏器和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等。以前这些患者做核磁共振检查(MRI)属于禁忌,目前也有了磁共振兼容性心脏植入电子设备。但对于植入了非磁共振兼容性心脏电子装置的患者,如果迫切需要接受MRI,但没有其他替代的影像检查时,做MRI的获益大于风险。中国11万高血压患者心率现状调查:仅半数合并心衰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中国一项11余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偏快现象较为常见,高血压患者静息平均心率为76.6次/min。β受体阻滞剂是改善交感神经、降低心率最有效的药物。而该研究显示,近七成高血压患者未用β受体阻滞剂。其中,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分别为27.6%、65.7%和56.7%。每日一杯含糖果汁,心血管病风险增42%!美10万余女士研究
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提示,要想远离心血管病,最好远离含糖饮料。研究显示,与很少或从不喝含糖饮料的女士相比,每天都要喝一杯及以上含糖饮料的女士,要增加近20%的心血管病风险。研究还发现,每日饮用一杯任何类型含糖饮料均会增加26%的血管重建风险,21%的脑卒中风险。这里的含糖饮料定义为能量软饮、加糖瓶装水以及加糖果汁饮料(非100%纯果汁)。不同种类的含糖饮料带来的心血管风险也有差异。Stroke杂志研究称,感染可诱发中风,尿路感染与中风最相关
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各种感染均与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有关,其中尿路感染与中风的相关性最强。该研究显示,尿路感染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会增加4.32倍。尿路感染与脑出血的关联程度相对弱一些。尿路感染14天和120天内,脑出血风险分别只增加80%和54%。另外,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呼吸道感染也与脑出血有关。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学者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重且左室肥厚比例高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严卫国、曹立平研究发现,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加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逐渐增厚。研究者强调,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具有同步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性。高血压2级者、3级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1级者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