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者指出,虽然这项观察性研究不足以确立十字花科蔬菜和颈动脉保护作用的因果关系,但饮食指南应该强调多食十字花科蔬菜对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近期发表在JAHA上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显示,经常吃蔬菜,有助于延缓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
“这项研究可能很有意义,因为颈动脉壁厚度每减少0.1 mm,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风险就降低10%~18%。”研究者说。
这项研究共对954位≥70岁澳大利亚女性的饮食情况和颈动脉壁厚度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严重程度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还发现,进食蔬菜最多者与不吃蔬菜者相比,颈动脉壁厚度减小了0.05 mm。
研究显示,每日食用≥10 g十字花科蔬菜,平均颈动脉壁厚度减小0.8%。
而且,即使校正了生活方式、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类型蔬菜摄入以及饮食因素后,十字花科蔬菜对颈动脉厚度的保护作用依旧“闪闪发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也是少有的几项探讨不同蔬菜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潜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兰花、菜花、卷心菜和紫甘蓝效果最佳。
其中吃菜水平分为“从不吃蔬菜”到“每日≥3次”。蔬菜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葱类(包括洋葱、大蒜、韭菜和葱)、黄色/橘色/红色蔬菜、绿叶菜和豆类。
来源:Blekkenhorst LC, et al. Cruciferous and Total Vegetable Intakes A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Older Adult Women. JAHA, 2018, 7:e008391.
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分析显示,国人三分之一有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超过英国人。就饮食而言,经常进食什么能阻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步伐”?
抗栓治疗早期出血应警惕癌症:尿道出血者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82倍
在近日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COMPASS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提示,心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抗栓治疗6个月内如果出现胃肠道或尿道出血,要警惕胃肠道或泌尿系统肿瘤。分析表明,抗栓早期出现胃肠道出血的患者罹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较未出血者增加12倍,而出现尿道出血的患者罹患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较未出血者增加82倍。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韩国25万人跟踪10年研究:每天刷三次牙,预防心血管病最好
近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韩国近25万人的队列研究证实,每天多刷一次牙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了9%,而且那些每年洗牙超过1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则可降低14%。这项研究数据来自韩国的国家健康保险系统-国家健康筛查队列,纳入了247,696名40岁以上居民,均没有心血管病史,其中58%是男性,19.9%的人患有高血压,21.8%的人吸烟。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0:03
0001逆转糖尿病前期,改善生活方式优于药物!Meta分析
2月10日,《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对于逆转糖尿病前期,改善生活方式的有效性证据是最强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也可逆转糖尿病前期,但其有效性证据不如生活方式干预。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国人三分之一有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超过英国人
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新的分析显示,中国有三分之一成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比较中国和欧洲成人的数据,该研究还发现,中国和英国青年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相似,但随年龄增加,国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英国人。图1中国和英国随年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比较(黑色中国,红色英国)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2:46:23
0000阜外医院经验:换瓣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须警惕右心功能不全
虽然最新心脏瓣膜外科指南将左心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三尖瓣外科治疗列为I级推荐,但对于左心瓣膜替换术后出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再次手术指证,仍缺乏明确的建议。阜外医院佟明汇、许建屏等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之前积极地进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三尖瓣病变,获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