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重症患者输注生理盐水影响肾功能)
研究者分析认为,生理盐水所含有的氯化物浓度高于人体血液中的浓度,这会导致肾脏损伤。而平衡晶体溶液的电解质浓度更接近人体血液中电解质浓度,相较于生理盐水,对肾脏的影响较小。
来源:[1] Self WH, Semler MW, Wanderer JP,et al. Balanced Crystalloids versus Saline in Noncritically Ill Adults. N Engl J Med, 2018,378(9): 819-828.
而且,生理盐水组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几率似乎更高(2.9% vs 2.5%),此外,肾脏替代治疗的天数也是生理盐水组高于平衡晶体溶液组。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近期,范德堡大学医院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两篇文章比较了平衡晶体溶液(乳酸林格氏液/血浆Lytea平衡晶体液)和生理盐水(0.9%NaCl生理盐水)在非重症成年和重症成人患者中的效果。
对于非重症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和平衡晶体液28天的再入院率相当。而在30天内肾脏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平衡晶体溶液的肾脏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是4.7%,生理盐水则是5.6%。
[2]Semler MW, Self WH, Wanderer JP,et al. Balanced Crystalloids versus Saline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N Engl J Med. 2018,378(9): 829-839.
此外,应用平衡晶体溶液的患者的30天院内死亡率低于应用生理盐水者(10.3% vs 11.1%),但无统计学差异。
这是第一项比较静脉输液液体的效果的随机、多交叉试验。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同样,对于重症患者,平衡晶体溶液组患者的严重肾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生理盐水组患者(14.3% vs 15.4%)。
改善全球健康,心血管医生有能力,有责任!Heart杂志述评
到2030年,将因慢性疾病死亡人数减少三分之一,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但Heart杂志一篇述评文章指出,2007~2017年间,尽管全球年龄别死亡率有所下降,同期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上升了21%。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和心血管病流行使然。研究显示,在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由此预计会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减少,并没有降低总体死亡率。JACC:半数中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控制坏胆固醇还应加强?
近期一项发表在JACC的研究显示,中年人群,纵使不胖不瘦,不吸烟,也没有“三高”,但还是挡不住岁月的洗礼——近半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显示,49.7%的受试者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11.1%有冠脉钙化。其中有46.7%的人存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22.7%的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30.1%的人有髂股动脉;17.2%的人有肾下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1:55:35
0000过敏儿童心血管风险增两倍
近期一项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发现,较普通儿童,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儿,罹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要高两倍。而且研究者发现,即使校正了肥胖这一因素,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仍有较高的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风险。人工甜味剂的“四宗罪”:杀肠道菌群,升血糖、血脂,还污染环境
糖是“过街老鼠”,人工甜味剂就是“好鸟”?非也。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人工甜味剂的危害一一浮出水面。能“杀”肠道菌群近日以色列和新加坡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有6种人工甜味剂以及含有这些甜味剂的10种运动补品是肠道菌群的“潜在杀手”。研究者发现,当消化道菌群暴露到这些甜味剂仅1毫克/毫升的浓度时,就会中毒。应用阿奇霉素死亡风险高于阿莫西林!美国780万次抗生素使用分析
近日,JAMA子刊一项美国研究显示,阿奇霉素与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研究显示,与使用阿莫西林相比,在使用阿奇霉素5天内,与增加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HR=1.82,95CI:1.23~2.67),不过与心脏性猝死风险无关。在使用6~10天后,未再观察到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