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有效! Meta分析
作为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哪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患者最有利仍存在争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低-中等强度的持续训练已经显示出其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是一种新兴的运动方式,需要反复进行全力以赴、快速和爆发式运动。
VO2峰值是评估运动能力的一个有效指标。近日,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VO2峰值方面比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更有效,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纳入用于评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影响的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包括387例患者。
与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显著提高了峰值摄氧量(VO2峰值)。
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收缩压、舒张压、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随访时间6~12周。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研究者称,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心血管病患者存在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大多数临床证据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较低,并且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作为心脏康复的方式似乎是安全的。
然而,研究者也表示,由于该分析纳入的研究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低。
此外,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对患者的心脏康复风险进行分层。因此,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安全性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来源:The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Prev Cardiol, 2021 Jul 19.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估算血管硬度高,也可预测心血管风险!开滦研究新分析
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已被证实为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开滦总医院吴寿岭等发表研究称,利用年龄和血压计算的估算脉搏波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本研究发现,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14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ePWV<14m/s者的3.39倍和4.21倍。辽宁省医李占全:高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风险高
辽宁省人民医院李占全等分析了44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受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结果。总体上讲,不管是否合并高血压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这些老年患者在术后流出道梗阻都会明显改善。但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若有高血压,其死亡风险较高。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易并存睡眠呼吸暂停
有研究发现,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较一般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此这类患者的缺血事件与心衰风险也会增加。本研究中的470386例高血压患者中,有7.2%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9.6%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研究者发现,相比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风险增加16%。低碳饮食减肥要警惕营养不良!控制体重没有灵丹妙药
近年来,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越来越受欢迎。近日,一项新研究称,受互联网媒体宣传影响,很多肥胖者热衷于这种节食方法,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然可以减肥,但是存在健康危害。什么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热衷者们通常会限制对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包括面包、面食、蛋糕和糖果,还可能包括土豆和水果。超重或肥胖者,35岁就该查糖尿病!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声明
3月16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筛查声明草案,建议将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开始筛查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年龄放低,从40岁提前到35岁。草案指出,对于无糖尿病症状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应从35岁起筛查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直至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