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15分钟,就活动3分钟!改善血糖有小妙招
久坐是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每坐15分钟缓慢步行3分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这项研究共纳入1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指数30.2 kg/m2。参与者于试验两个阶段,在静坐的7小时时完成了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
每6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结果显示,与坐7小时,每1小时走3分钟的情况相比,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的空腹血糖和黎明现象持续时间降低。
黎明现象,指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在黎明前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
与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相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黎明现象程度较低。
而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夜间血糖波动也小。不过3种情况平均血糖水平无变化。
来源:Diabet Med, 2019, 36(3): 376-38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3个病例:电子游戏可诱发猝死
印度男孩连续“吃鸡”6小时猝死,电子游戏为什么总是让人欲罢不能;17岁学霸通宵玩游戏:猝死10小时后被发现;玩游戏引发猝死!12岁男生连打5小时游戏后死亡;嘉定一小伙彻夜玩游戏“猝死”,法医勘察现场时“惊呆”;小伙熬夜玩游戏到“瘫痪”年轻人已成猝死高发人群;……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敲两个词“猝死”和“游戏”,就会跳出无数条这样让人痛心的新闻。心衰患者血压有预测价值!阜外医院张健研究
阜外医院张健等发表研究称,对于非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患者出院时收缩压与不良事件呈U型关系。出院后收缩压对预后的影响取决于患者入院时是否有高血压(入院收缩压≥130mmHg)。研究发现,对于此类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入院时没有高血压,出院时收缩压低于99mmHg,入院时高血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高于145mmHg,预后都较差。学者发明精确溶栓再灌注方法
王禹、农京国等尝试在急性STEMI患者行直接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与血栓抽吸术相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还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并能改善左心室心功能。冠状动脉内精确逆向溶栓术的特点是经微导管在血栓尾部开始注射尿激酶,以期形成逆血流方向(从血栓尾部至头部)精确溶解血栓的过程。最好不喝酒,终生保持体重、减少久坐和健康饮食!美国癌症协会发布预防指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吸烟、超重、饮酒、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水果蔬菜和膳食钙摄入量低、活动过少、紫外线辐射暴露、特定感染等因素都可以通过人为因素干预,进而预防癌症。近日,美国癌症协会更新了有关饮食和身体活动的癌症预防指南。指南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的人的四大防癌建议:1终生保持正常体重JAMA子刊研究称,六大权威医学期刊93项阴性心血管研究中,三分之二被“妙笔生花”:误导读者为阳性结果
在循证医学时代,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评判某一疗法是否有效的金标准依据。但5月3日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子刊的一篇系统综述发现,2015~2017年期间在六大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欧洲心脏杂志》、《循环》、《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了93项在主要研究终点事件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心血管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3存在误导读者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