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吃糖致肥胖和糖尿病有更深层次原因)
为什么肥胖和糖尿病这么流行,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对发病原因的理解根本就是错的。以前我们认为,糖尿病就是对胖人的惩罚,就是吃的多闹的。
近些年对糖的质疑此起彼伏,近日BMJ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又对糖发起了攻击。
美国糖尿病学会和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糖尿病导致的医疗支出每天就高达10亿美元。
文章作者Gary Taubes认为,糖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可能并不仅是增加了空的热量(即只增加热量,而没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虽然目前提倡的健康饮食设定了食用糖的上限,但实际上并不清楚这一推荐量对每个人是否安全。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但很有可能,糖才是罪魁祸首。肥胖和糖尿病流行是因为我们没有限制糖?因为有研究发现,糖导致胰岛素抵抗,并使脂肪在肝脏积聚。
来源:What if sugar is worse than just empty calories? An essay by Gary Taubes. BMJ. January 4, 2018
但是,从目前的证据看,除了增加热量之外,糖对机体代谢的总体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作者认为,非常有必要优先对糖类的危害进行深入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世界卫生组织称有糖尿病与肥胖症的人很危险,就像“温水中的青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优先考虑新型抗凝药物!亚太房颤抗凝共识
近期,亚太心脏病学会就亚洲房颤人群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策略发布了一份共识推荐。共识指出,亚太地区房颤的疾病负担全球居首,据估计到2050年该地区约有7200万房颤患者,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方面已成为替代华法林的有效选择。但根据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入选的1万多例房颤患者中,我国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不足50%,抗凝药处方不到60%,出血风险评估不到40%。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7:21:480000血压超130/80,就是妊娠高血压!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生命的孕育会给人带惊喜,但也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对于孕妇,大出血是第一位死亡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则是第二大原因,还可导致母子短期及长期并发疾病。但降压治疗,是否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流产,降压药物对胎儿是否安全,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多学科的科学声明。简单指标,也能预测房颤左心耳血栓!河北学者研究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左心耳血栓是中风风险增加的重要预测指标。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谢瑞芹等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或可用来评估非瓣膜性房颤(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血栓状态;当NLR=2.22时,房颤患者可能存在左心耳血栓状态,包括左心耳血栓、左心房自发回声显影、左心耳泥沙样改变。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0:40:340000胡盛寿院士回顾中国70年心血管外科发展:从艰难起步,到“中国制造”!
今年正值新中国70周年。70年沧桑巨变。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指出,对于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而言,这70年,就是一代代心外科工作者从无到有的砥砺前行,从弱到强的锐意进取。凭借这种坚韧,我国心外科工作者将心血管外科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缅怀先辈,致敬学科先锋,激励自己,未来还需全体都有负重前行,再攀高峰,再创佳绩。学科探索期(1949~1979年):艰苦卓绝中揭开心血管快速发展序幕杨进刚阜外2023-08-30 09:10:320000吃辣,防食道癌!超50万国人研究
很多人都喜欢吃辣,而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吃辣有助于预防某些胃肠道癌症,比如食道癌。研究发现,与从不吃或很少吃辣者相比,每月吃辣者食道癌风险降低12%;每周1~2天吃辣者风险降低24%,每周3~5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6%,每周6~7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9%。在排除前3年随访后,吃辣也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尤其在那些不吸烟或喝酒的居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