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附院曲秀芬(该如何认识房颤消融术后3月内频发房性心律失常)
基于“房颤触发房颤”的理论,若空白期内任其发生房颤或房速,其带来的电学、结构学变化可能为房颤的维持和发展促生潜在基质,从而降低消融效果。而且对于空白期频发房性心律失常者,远期随访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及预防:短期口服胺碘酮及抗炎都可行
来源:胡美洲, 曲秀芬.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与远期复发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139-1141.
因此,作者强调,在空白期复发患者中识别出可能发生远期复发的患者并及早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指出,早期复发并非代表消融失败,不过也有一部分定义为远期复发的患者其实在空白期已经复发。
在空白期内短期应用胺碘酮和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等可减少早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它们并不能提高长期消融成功率。
另外,针对远期复发高危患者(存在与远期复发相关的临床特点、房颤类型、术中情况参数),必要时空白期内可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二次消融治疗。
其中对于糖皮质激素,有研究显示,术后3天内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房颤复发率降低(7% vs 31%),但是在术后4~30 天用则对房颤复发风险无明显影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目前空白期定义为房颤消融术后3个月。有研究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进行精密检测后显示,消融瘢痕是在消融术后3个月内形成,因此术后3个月内会可能会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有数据表明,空白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约为38%。
空白期频发房性心律失常者远期随访有较高复发风险
秋水仙碱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在孤立的研中被证明可以减少早期和晚期复发,但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种效应。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空白期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这些早发的房性心律失常对远期复发有无影响?如何处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曲秀芬、胡美洲等在我刊进行了阐述。
印度研究称,抗疟药羟氯喹是治糖尿病“神药”,还有减肥功效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年会上,一项来自印度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表明,抗疟疾老药羟氯喹对2型糖尿病还有不错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胰岛素降解酶而提高细胞间胰岛素可利用率、抗炎作用发挥降糖效果。肥胖是一种慢性病!美国学者提议建立肥胖ICD编码
美国学者在《肥胖》杂志发表文章,建议亟待建立一个更科学准确、医学上可行的新的肥胖疾病分类系统。研究者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系统基于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ACE)提出的肥胖型慢性病(Adiposity-BasedChronicDisease,ABCD)的诊断,这个诊断术语反映了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影响。近四成心梗心脏破裂因排便!安贞医院近7000例心梗患者分析
心室游离壁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北京安贞医院学者发表研究发现,心室游离壁破裂通常发生在梗死后的第一周内。排便、活动、情绪激动、暴食等是心室游离壁破裂的诱因。排便占所有诱因的37.9%。研究者建议STEMI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并必要时给予泻药治疗,作为预防心室游离壁破裂的措施。脑出血合并房颤,抗凝亦安全!Stroke杂志Meta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合并房颤的脑出血患者,决定是否给予口服抗凝治疗具有挑战性,需要仔细权衡血栓栓塞风险和脑出血复发风险。7月8日,Stroke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在合并房颤的非创伤性脑出血存活患者中,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同时不会显著增加脑出血复发风险。不过,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主要来自于观察性数据,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40:22
0000我国学者研究证明:国人使用1/4剂量倍林达,疗效堪比75 mg氯吡格雷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1/4量(22.5mg)的替卡格雷(倍林达)的抗血小板的效果优于75mg氯吡格雷,而且不会出现血小板高反应性。研究者采用光学比浊法和VerifyNow测定了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数据显示,应用替卡格雷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而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