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对于高血压前期或1级高血压,低盐,饮食干预比降压药还管用)
[1] Low-salt, heart-healthy dash diet as effective as drugs for some adul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Sciencedaily. November 22, 2017
受试者首先随机给予12周的DASH饮食和对照饮食,对照饮食为美国人正常饮食。所有受试者在4周内随机给予不同含钠盐量:低(50 mmol/d)、中(100 mmol/d)、高(150 mmol/d)。100 mmol/d钠相当于2.3 g钠盐。
要知道FDA要求任何降压药物要想批准,其收缩压必须降低3-4 mmHg。目前市场上很多降压药物,比如ACEI、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平均可使收缩压降低10-15 mmHg。
研究者指出,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高危或1级高血压患者,饮食干预应该纳入常规一线治疗。
[2] Juraschek SP, Miller ER 3rd, Weaver CM,et al. Effects of Sodium Reduction and the DASH Diet in Relation to Baseline Blood Pressure. J Am Coll Cardiol. 2017 Nov 4.
不过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未纳入收缩压在160 mmHg者以及有心血管病史和应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未来可针对这些人群来进一步明确低盐 DASH的“威力”。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较之高盐对照饮食组,低盐 DASH饮食,可使基线收缩压不到130 mmHg者收缩压下降了5 mmHg;使130-139 mmHg组,收缩压下降了7 mmHg;140-149 mmHg组收缩压下降了10 mmHg。
好好吃饭比吃降压药还顶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一项发表于JACC上的研究确实显示,对于高血压前期或1级高血压患者,低盐 饮食干预的降压效应堪比吃药,甚至比降压药还管用。
4周后,研究者发现,≥150mmHg的患者组,仅食用DASH饮食,其收缩压就平均下降了11mmHg;基线收缩压不到130 mmHg者,采用DASH饮食,收缩压下降了4 mmHg。
来源:
在研究伊始,这些受试者均没有应用任何降压药或胰岛素,之前也无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血脂控制不理想或糖尿病等病史。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期被美国心脏协会所推荐的饮食叫DASH饮食,主要包括丰富的果蔬、全麦、以及低脂或无脂乳制品、鱼类、家禽、豆类、坚果种子类等。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受试者根据基线收缩压分为4组:120-129mmHg,130-139 mmHg,140-149 mmHg和≥150 mmHg。
最为惊奇的是≥150 mmHg的患者组,低盐 DASH饮食使其收缩压下降了21 mmHg。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纳入23-76岁的412位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收缩压在120-159 mmHg,舒张压在80-95 mmHg。
阜外医院倪新海等:冠脉造影正常却胸痛需警惕CMD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却胸痛患者,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这类患者占所有冠脉造影者40%,在围绝经期女性尤其多见。这里就要提及一种病“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倪新海、诸葛瑞琪等就此在本刊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指出,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症状缺乏特异性,且会增加了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在女性胸痛患者中高发。每天仅一杯酒,房颤风险也增加!欧洲五国10万人研究
既往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喝酒可诱发房颤,而且可能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即便喝小酒也有风险。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10万余人的欧洲社区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不论多大年龄,也不论是否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即便每天只喝一杯酒(酒精12g),房颤风险也增加。研究者指出,规律饮酒的人,即便每天只喝很少量的酒,也会增加房颤风险,而且没有观察到明确的安全饮酒量阈值。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6:50:42
0000北京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26%,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发表数据显示,北京市18~65岁常住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2%)及东部城市地区平均水平(9.17%)。此外,北京市18~65岁人群平均胆固醇水平为(4.69±0.95)mmol/L。胆固醇边缘值升高率为21.34%,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26%。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33%,女性为6.20%,无差异。“四高”成全球冠心病死亡主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9月2日,武汉大学李红良等在Cell代谢子刊发表的一项基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新分析表明,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体重(超重和肥胖)在内的“四高”,已经成为全球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冠心病相关死亡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1990年,前五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高血糖、不健康饮食(饮食中全谷物较少)。至2019年,危险因素排序有所变化。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2:12:3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