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随机对照研究仅占5(5,中国十年来心血管指南评价)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阜外医院李卫、王闯世等分析了近十年中国心血管领域主要指南,发现我国心血管指南中有22.7%的推荐为A级证据,而美国(ACC/AHA)相关指南仅约9%的A级证据,欧洲(ESC)指南中也仅有不到15%的推荐被划分为A级证据。【全文PDF下载链接】 A级证据水平是指证据来自一项以上的随机对照研究的高质量证据或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虽然中国指南有五分之一的推荐为A级证据,但在所有指南中,仅5.5%(62篇)文献是来自中国的RCT。 还有40篇参考文献为中国的指南或共识。来自中国的参考文献总共有180篇,占15.9%。 有4篇指南未在推荐后标注相应的参考文献;其他14篇指南共标注有1132篇参考文献,平均每条推荐约标注0.85篇。 作者认为,我国心血管指南A级证据比例(22.7%)较欧美高,参考文献的引用不规范,提示指南制定过程中对证据级别的评估缺乏可靠性。 在所有心血管指南中,高血压指南采用中国RCT证据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3%,而瓣膜病指南中没有中国RCT证据的支持。 18篇指南共包含1575条推荐,其中Ⅰ类推荐56.3%,Ⅲ类推荐5.7%;A级证据比例22.7%,C级证据高达44.0%。 各个指南“推荐分类-证据水平”组合的分布呈现较大的变异:肥厚型心肌病指南中没有Ⅰ-A推荐,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Ⅰ-A推荐高达40.0%以上。 冠心病指南中A级证据支持的推荐比例较高(29.5%),Ⅰ-A和Ⅲ-A推荐比例也位居榜首(25.6%);高血压指南次之,A级证据推荐约25.0%,且多为Ⅰ类和Ⅲ类推荐(22.5%)。 瓣膜病指南中Ⅰ类推荐比例最低,仅为22.2%,而最高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达到81.5%。 肥厚型心肌病指南中无A级证据。心肌病、瓣膜病和心力衰竭指南中A级证据推荐比例也较低,分别为2.4%、11.1%和17.1%。 而C级证据推荐均高达一半以上,其中心力衰竭指南中Ⅰ-C和Ⅲ-C推荐占比最高(31.6%),心肌病次之(24.7%),瓣膜病指南中多为Ⅱ-C推荐。其他类型指南中A级证据推荐比例接近40.0%,且基本是Ⅰ类和Ⅲ类推荐。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指南中Ⅰ-A和Ⅰ-C推荐呈现“两极化”分布,前者Ⅰ-C推荐超过总体一半,而Ⅰ-A推荐不足10.0%;后者Ⅰ-A推荐约占总体45.0%,而Ⅰ-C推荐比例较低(7.5%)。 研究者指出,我国心血管主要指南中强推荐分类与高证据水平“不平衡”的现状,且缺少来自中国研究尤其是RCT研究的证据,提示未来在中国人群中开展高质量心血管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者检索了近十年(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国内学会发布的主要心血管相关指南,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18篇涉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和瓣膜病等疾病的指南,提取推荐意见分类和证据水平等相关数据后进行分析。 来源:王闯世等. 近十年中国主要心血管指南的推荐分类和证据水平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880-887.
冠脉中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是否安全?阜外医院袁晋青、张茵等研究
许多既往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治疗(PCI)预后较差。然而大部分研究样本量不大或随访时间受限,冠脉中重度钙化对患者五年长期预后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近日阜外医院袁晋青、张茵团队发表文章显示:与轻度或无钙化的PCI患者相比,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的PCI患者两年内非计划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MACE)显著升高,但五年长期风险类似。“血运重建”这个名词,要改!JACC观点文章
在冠心病治疗领域,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心脏搭桥手术(CABG)是常用的两种有创“血运重建(myocardialrevascularization)”技术。近期,德国、美国学者在JACC发文指出,“血运重建”这个名词不能充分描述介入和搭桥的机制,会导致人们误解其治疗效果。CAMI 研究揭示中国心梗再灌注率低的原因
近十多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因AMI造成的死亡率逐年递增,院内死亡率没有明显降低。各级医院对AMI救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再灌注治疗率仍不乐观。有糖尿病,该吃低升糖食物!BMJ最新Meta分析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非常重要。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吃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的食物(例如蔬菜、大多数水果、豆类、全谷物),可进一步小幅改善血糖以及血脂、肥胖、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