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5万人追踪10年的遗传学研究(升高,好胆固醇,基因或无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探究致病机制环节挖掘药物开发靶点,往往是新药的开发途径。但是从基础医学到大规模临床试验是漫长而代价较高的,单一药品由此直到上市,成本估算超过20亿美元。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等的学者在15万中国人中探究了包括东亚人群特有的CETP功能性遗传变异的可能获益。随访10年期间,有5000多人死于冠心病,19000人发生卒中。
这项研究结果也给近期的REVEAI试验结果增加了注脚。该研究显示,CETP抑制剂anacetrapib对心脏的益处来自于降低坏胆固醇LDL-C,而非升高HDL-C。
近日,中国Kadoorie生物库协作组对15万国人追踪10年的遗传学研究显示,单纯升高“好胆固醇”HDL-C的基因不能预防心脏病及脑卒中。
携带大量遗传学数据的生物库样本,潜力无穷。
而用这种遗传学数据局进行预估新型治疗手段的利害,则有助于降低成本,改善药物开发渠道。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且除了无益,还增加眼疾。这种眼疾在其他东亚和西方人群中类似的基因研究也曾发现。
抑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以提高HDL水平,一直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开发靶点。而改变CETP活性的遗传性变异可模拟靶向药物的作用,并有助于评估这种胆固醇修饰治疗的潜在利害。
来源:Millwood IY, Bennett DA, Holmes MV, et al. Association of CETP Gene Variants With Riskfor Vascular and Nonvascular Diseases Among Chinese Adults. JAMA Cardiol. 2017 Nov 15. doi: 10.1001/jamacardio.2017.4177. [Epub ahead of print]
目前已悉的数千种功能性遗传变异,或代表了影响不同生物学路径的潜在药物靶点。研究者还用同样手段评估了多种其他的重要治疗靶点。
结果发现,抑制CETP活性的遗传变异可明显升高HDL-C水平,但不能降低所谓的“坏胆固醇”LDL-C水平,也不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并且对于动脉粥样斑块和动脉厚度,以及糖尿病和肾病等其他疾病无任何改观。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任何饮酒量,都增心血管风险!多项研究证实
此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少量或适量饮酒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近期世界心脏联盟发表声明指出,有非常清楚的证据证实,任何饮酒都对健康不利,饮酒没有“安全量”。一项纳入35万多名中老年人的英国研究也发现,少量喝酒有益健康是谎言,每周饮酒量即使低于英国所推荐的14个单位,依然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有血管性脑损伤的中老年,易发生认知功能降低!Stroke研究
近期,Stroke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提示:有心血管风险因素、隐匿性血管性脑损伤的中老年人多会出现认知功能降低。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心血管病危险评分(INTERHEART评分)的增加,认知功能评分而显著下降,以及有隐匿性血管性脑损伤,如腔隙性脑梗死、无症状脑梗死者也存在认知功能评分的降低。10点前睡,太早;12点后睡,太晚,都不健康!全球21国分析
一项基于PURE研究的新分析提示,过早或过晚睡觉均不利于健康,晚上10点至12点前可能是上床睡觉的最佳时间。分析显示,上床睡觉的时间与由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组成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与在晚上10点至12点前这个时间段上床睡觉的人相比,晚上10点前或12点后上床睡觉的人出现上述不良终点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22%和11%。广东省医学者称,血小板减少可预测风心病换瓣术后死亡风险
广东省人民医院余丹清等发表研究称,入院时血小板减少是住院和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研究表示,血小板计数作为简单而廉价的指标,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前风险评估工具。本研究中,血小板计数<150×109/L定义为血小板减少。住院期间死亡69例(3.9%)。血小板减少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vs2.7%)。一文让你学会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相对少见的亚型,在我国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16%。日本学者Sakamoto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提出并描述了该病的典型特征:心电图上巨大倒置的T波、左心室造影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影像学上心尖肥厚。2014年ESC指南也指出,心前区和(或)下侧壁导联上的巨大倒置的T波提示左心室心尖部肥厚。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2:07: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