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7,美国科学院士分享写文章独门秘籍,细节决定成败)
作为一位发表过千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医学院 Harlan M. Krumholz教授分享了他撰写文章的“独门秘籍”。
Krumholz 教授指出撰写优秀文章有“五个步骤”:提出好问题、制定好计划、组建好团队、拥有好逻辑和好见解。
对于引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未知的是什么?我们的研究问题为什么重要?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他认为,引言和讨论部分是一篇论文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困扰写作者的难题。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他强调,从引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并且为讨论埋下伏笔。
Krumholz 教授表示,写科研论文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和“胸有成竹”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打磨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下笔前做好谋篇布局,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Krumholz教授详细讲解了文章的引言和讨论部分的撰写。

首先,细节决定成败,注意细节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基础。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相关推荐
绝经期潮热和盗汗,心血管病风险增加!AHA绝经过渡期声明
11月30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关注女性绝经过渡时期的科学声明,强调在中年和绝经期监测女性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并将绝经过渡时期作为进行心血管健康干预的重要窗口期。通常,女性即将跨入50岁,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即进入绝经过渡时期。在这一阶段,女性心血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宁光院士等Nature子刊研究揭示拜糖平获益机制:与肠道菌群有关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等在自然子刊的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不仅首次破解了阿卡波糖降糖之外代谢获益的机制之谜,也为设计靶向肠道共生菌胆汁酸代谢的新型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显示,相比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可带来更多代谢获益,如体重降低、降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肠道菌群分析发现,阿卡波糖可显著改变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与次级胆汁酸代谢功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症状该做哪些检查?听听ESC指南怎么说
2014年ESC公布了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管理指南,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等认为,该指南的最大亮点是对患者心原性猝死的风险评估。而对于有胸痛、心力衰竭和晕厥的患者,指南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1、胸痛患者,建议以下三类患者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1)对于发生过心脏骤停、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和严重稳定心绞痛(CCS分级≥3)患者,推荐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阜外研究:≥75岁冠脉支架术后男女患者远期预后无差异
≥75岁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后,男性和女性患者哪个院内及远期预后好?阜外医院袁晋青、杜梦阳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同性别≥75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结局无显著差异。研究显示,女性≥75岁冠心病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高于男性组(2.6%vs0.5%,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