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光院士等Nature子刊研究揭示拜糖平获益机制(与肠道菌群有关)
研究者认为,阿卡波糖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胆汁酸代谢,影响胆汁酸信号,从而为患者获得降糖外的各种代谢改善获益。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肠道共生菌群可明显分为两种:富含拟杆菌的B肠型与富含普氏菌的P肠型。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肠道菌群分析发现,阿卡波糖可显著改变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与次级胆汁酸代谢功能。
Gu Y, Wang X, Li J, Z et al. Analyses of gut microbiota andplasma bile acids enable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for antidiabetic treatment.Nat Commun. 2017 Nov 27;8(1):1785.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等在自然子刊的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不仅首次破解了阿卡波糖降糖之外代谢获益的机制之谜,也为设计靶向肠道共生菌胆汁酸代谢的新型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纳入106例尚未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达到了血糖控制目标值。
研究显示,相比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可带来更多代谢获益,如体重降低、降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阿卡波糖治疗后,多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的丰度显著提高,梭菌和拟杆菌的丰度大幅降低。对患者血浆以及粪便胆汁酸的成分浓度的测定证实,阿卡波糖治疗可改变胆汁酸代谢谱。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与P肠型相比,B肠型患者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提示肠道共生菌特征可能是决定药物疗效反应的重要因素。
新疆医大一附院学者称,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介入后出血风险
对于心脏介入医生而言,都希望每一位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能够恢复到最佳健康状态,不过有时候治疗效果就会在幽门螺杆菌上打个折扣。近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定、刘静等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介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而积极抗菌治疗有助于降低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4:11:17
0000年轻女性心梗,远期死亡风险高!美国研究
曾有这样的新闻见诸于网络报端:“武汉42岁女子因儿子不好好写作业,突发心梗险丢命”,“35岁女子突发急性心梗离世,导火线或跟婆婆有关”……这些女性都有一个特点:发生心梗时较年轻。而近日一项美国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50岁心梗女性远期死亡风险要比男士高。研究显示,男女心梗患者在院内或平均随访11.2年期间心原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死亡男女相似(4.4%vs5.3%)。有房扑,要警惕无症状冠心病!德国研究
德国学者发表研究称,典型的房扑是无症状冠心病的表现。研究者建议,健康人如存在典型的房扑,应警惕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CHA2DS2-VASc评分有预测价值。研究分析了189例因典型房扑而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将房扑患者与1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没有已知的结构性心脏病,在同一时期接受了消融治疗,并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因地制宜,各取所需!国际高血压学会新版高血压指南
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正式发布了2020版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ISH2020新指南旨在“改善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其中尤为关注低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管理。考虑到不同国家资源不同,新指南推出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基本标准也就是最低标准。比如降压目标,基本标准建议最好低于140/90mmHg,最低降低20/10mmHg,。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1:57:02
0000心梗出院后2周,是再梗“高危”期!JAHA杂志研究
美国一项研究提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大多数心梗复发(再梗)发生在出院后2周内,出院后前2天复发的风险最高。研究发现,冠脉支架相关事件是再梗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了6626例急性心梗患者,在出院后90天内,168例患者再梗。患者平均年龄(65.1±13.1)岁,37%为女性。研究发现,与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相比,药物治疗患者在90天内再梗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