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7,牟建军,限盐,与,限糖,应作为心血管病预防二重奏)
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中,每年有165万例归因于过多钠盐摄入。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及组织都将限盐作为防治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近年来,由于政策性限盐措施的实施,为维持食物的口感等原因,添加的糖份和油脂类用量在增加。因此人们日常摄入了更多的添加糖,而由此造成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
2016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认为,限盐和限糖对于我国人群慢性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积极限盐的同时也需要限制添加糖,特别是果糖的摄入。
由于果糖是常见糖份中最甜的,因此果糖及含果糖的糖通常被添加到食物或者饮料中。蔗糖(50% 葡萄糖 50% 果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45%葡萄糖 55%果糖)成为食品加工中最常见的添加糖。
研究发现,果糖诱导高血压与盐诱导高血压的机制和代谢异常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促进钠水重吸收,导致内皮功能损伤与脂等代谢障碍,刺激交感神经慢性激活、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省市3~18岁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的消费率为 39.5%,日平均消费量是 22.1 ml。
添加糖是用作食物加工和制备中相关成分的所有糖,以及单独食用或添加到食物中的糖。
因此,当今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流行,添加糖尤其是果糖作用不容忽视。
有研究报道,日常糖份占总能量10%~25%的患者比占10%的患者心血管死亡增加30%,而糖份占25%以上的患者,相应风险增加3倍。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近发布了《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建议:减少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倡议,倡导儿童每天足量饮用白开水,科学选择无糖(每100 ml 饮料中含糖量低于0.5 g)、低糖 ( 每 100 ml 饮料中含糖量低于 5 g)饮品,减少“添加糖”、“隐形糖”的摄入。这对于我国人群慢性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含糖饮料的摄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
这些机制造成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且研究发现盐与果糖之间有协同作用。
胖人痴呆风险高!英国研究
近期,一项英国研究发现,体重增加或腹部肥胖与痴呆发病率增加有关。研究纳入了来自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的6582名受试者,年龄≥50岁,在基线检查时无痴呆症。在基线检查时测量体重指数,并将其分为正常体重(18.5-24.9)、超重(25-29.9)和肥胖(≥30)。中心性肥胖定义为女性腰围>88cm,男性>102cm。调整女性激素,或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挪威研究
中老年女性打鼾也不少见,近日,挪威卑尔根大学学者研究发现,这可能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较低有关。研究分析了774名年龄在40至67岁之间的女性的数据。551名(71.2%)有打鼾,其中411名还有其他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研究发现,雌激素水平增加一倍,打鼾风险降低19%。孕酮水平增加一倍,打鼾风险降低9%。常喝含糖饮料,血脂易不正常!美国研究揭其机制
夏天是含糖饮料的主场,而近日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多饮含糖饮料,包括果汁和苏打水,与多种血脂指标异常相关,而进一步升高心脏代谢疾病风险。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ml)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0:57: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