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多吃猪牛羊肉,不但增加癌症,也增加心血管病等9类疾病死亡风险)
研究也发现,吃白肉多的人死亡风险较低。白肉指家禽和鱼等。
红肉主要是牛肉、猪肉和羊肉等;而热狗、火腿、香肠、肉类罐头等为加工红肉。
Sinha R, Ward M H, et al. Mortality from different causes associated with meat,
《自然》杂志曾有一项研究发现,在给实验老鼠喂了添加有TMAO的食物后,它们体内的巨噬细胞胆固醇堆积更严重了。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17, 357: j1957.
另一项研究发现,吃牛排和鸡蛋后,血中TMAO水平也有明显提高。而使用广谱抗生素清除肠道细菌后,再参与试验,血和尿中TMAO就几乎为零了。
来源:Etemadi A,
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和加工肉列入了致癌名单。这个研究又将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添到了红肉的罪名单上。
但现在有一个新的观点,红肉里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也许只是心脏病的一部分诱因,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吃进红肉后被肠道细菌分解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氧化三甲胺(TMAO)。
之前美国一项跟踪32年的研究发现,大量食用牛肉、羊肉等红肉或等工肉类红肉会增加死亡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heme iron, nitrates, and nitrites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population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项研究则宣称,每天吃一根香肠,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20%。而用1份鱼肉取代1份红肉,可使死亡率降低7%。用1份禽肉取代1份红肉,可使死亡率降低14%。
这项研究共纳入53.6万名50-71岁中老年人,并随访了16年。
红肉在健康养生界的名声一向不太好。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者认为,与鱼或鸡等“白肉”相比,红肉富含的饱和脂肪,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BMJ杂志近期刊出一项研究称,每日吃较多红肉的人,发生因癌症、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糖尿病、感染、阿尔茨海默氏病、肾脏疾病和慢性肝病等9类疾病死亡的风险较高。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红肉对健康不利。当然,有多种机制来解释。不管怎样,少吃点猪牛羊肉,多吃点鸡肉和鱼肉没有坏处。
【Lancet刊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团队综述性文章】借新医改和大数据东风,让患者享受最佳诊疗效果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的增长趋势预计还要持续15年,从2010年到2030年间,中国心肌梗死患者预计将从810万增至2260万,脑卒中患者将从820万增至3180万。但我国医疗实践和临床科研中,一方面是无据可依,另一方面则有据不依。”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团队在2015年10月10日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撰文指出。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4:41:22
0000抗病毒药物替洛龙有望治疗心肌纤维化!中澳研究
心肌纤维化与绝大多数心血管病有关,但是目前尚缺可靠治疗方法。不过近日,中澳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带来好消息:抗病毒药物替洛龙有望治疗心肌纤维化。之前有实验表明,替洛龙可预防小鼠肺纤维化病变。这让研究者泛起针对心肌纤维化有无疗效的念头。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相比,经替洛龙(10µM)处理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胶原合成明显减少。阜外医院姚焰等:严重血管迷走性晕厥也可消融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孙巍、姚焰等研究证实,对于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通过确定左心房的自主神经节,对其进行消融,能有效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再发生,且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麦冬,可保护缺氧心肌细胞!青海省人民医院研究
麦冬,是常用的中药。近日,青海省人民医院刘洁、赵玲琳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从麦冬提取的麦冬皂苷D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的表达有关。这项研究通过缺氧复氧干预心肌细胞H9c2构建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有一种痛是“我觉得痛,但检查正常”!时隔40年疼痛定义变更
有一首歌叫“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那到底什么是痛?伤心是不是疼痛?时隔40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给出了新定义:与实际或可能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官和情感体验。而1979年的老定义没有“类似的”这3个字,加上了这3个字用了40年的时间。较之前的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新定义提出了“我感觉很疼、但检查没事儿”也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