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安全(日饮3罐,卒中或痴呆风险增2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他们认为,最好的饮料还是白开水。
同期刊出的述评指出,虽然这项研究不能证实其中的因果关系,但当前越来越多研究提示,频繁饮用人造甜饮料不利于血管健康。
“加糖和加入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或都会硬化脑血管,”前AHA主席Ralph Sacco表示。
来源:Diet drinks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stroke and dementia; current science suggests need for more research. AHA Newsroom. April 20, 2017.
近期,发表于Stoke的一项弗明翰心脏研究显示,若每天饮≥1罐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会比每周基本不饮用者,会有3倍的卒中或痴呆风险。
这项研究是对弗明翰心脏研究子代队列进行分析的结果,其中包括2888位45岁以上受试者,和1484例60岁以上受试者。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
阜外医院吴永健等报道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低于国外的报道。但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后果严重,尤其是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研究者还提出,在过敏性休克后抢救中在使用肾上腺素等常规抢救药物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研究者发信啊过敏性休克首发表现多样,包括血压迅速下降(9例)、突发意识障碍(2例)、皮肤黏膜表现等(4例)。年龄≥75岁,并非抗凝出血危险因素!高龄房颤十大管理要点
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7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高达2.4%。但老年人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证据相对缺乏。近期,JACC发表的一篇综述对高龄房颤患者的管理证据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十大要点。1、与控制心率相比,节律控制能否降低死亡风险仍不清楚。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胺碘酮,晕厥、跌倒导致的损伤发生率较高。杨进刚阜外2023-09-22 20:45:38
0000JACC子刊研究称,半数心梗患者一年后左室重构,心衰风险增加
JACC子刊发表研究发现,在冠脉介入普及和药物治疗不断优化的当今,近一半的STEMI患者在心梗后1年出现左心室重构。左室重构对长期生存率无影响,但会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率。研究者指出,STEMI后的左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加有关。目前的很多相关的重要研究大多是在溶栓治疗的时代进行的,而在目前的PCI和最佳药物治疗的时代,对左室重构的长期预后影响还尚缺乏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6:06:10
0000中青年高血压,痴呆风险高!广东学者研究
中山大学眼科专家何明光等开展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在中青年时期诊断高血压的人,未来出现脑萎缩或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而老年时期才出现的高血压没有这个风险。【ACC2016】心衰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8%的射血分数
ACC2016上,英国利兹大学学者报告的VINDICATE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每日一剂维生素D3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这项研究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是一种突破。这也是首次证明补充维生素D3能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研究。”研究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