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纳入单中心的79 102 例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住院冠脉介入诊疗手术病例。
5 例顽固性过敏性休克中有 4 例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其中 2 例死亡。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研究者发信啊过敏性休克首发表现多样,包括血压迅速下降(9 例)、突发意识障碍(2 例)、皮肤黏膜表现等(4 例)。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来源:庄伟, 吴永健, 刘玉清,等.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特点及抢救经验.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262.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虽然过敏性休克的总体发生率低,但其中发生的5例顽固性休克中就出现2例死亡,4 例(包括死亡病例)为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
阜外医院吴永健等报道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低于国外的报道。但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后果严重,尤其是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
研究者还提出,在过敏性休克后抢救中在使用肾上腺素等常规抢救药物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
本组过敏性休克患者对常规性抢救措施反应良好,情况很快均趋于稳定。另外5例对上述措施反应不佳的顽固性休克患者中, 有 3 例患者随即早期使用 500~1 000 mg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渐趋稳定而存活,未早期使用或未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抢救的 2 例患者死亡。
研究者称,冠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从目前条件看尚难以预测与防范。因为本研究 15 例 患者的碘过敏皮肤试验均为阴性,提示碘过敏皮肤试验可能预测价值不大。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称:美国青年心脏病发作逐年增加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的研究新数据显示,美国青年人(≤40岁)心脏病发病率稳步上升。研究发现,2000~2016年,青年人心脏病发作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在过去10年中每年上升2%。研究者指出,过去很少看到40岁以下的人心脏病发作,而现在,一些人早在20多岁,30出头就发生心脏病。作者称,我们似乎走错了方向。有冠心病,尿酸过低也有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近期,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尿酸过高和偏低都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全部、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6.35、6.52、5.83mg/dl(1mg/dl=0.0168μmol/L)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中国心衰“新四联”药物应用共识:尽早、安全、小剂量联合、分步和个体化!
心衰治疗已跨入“新四联”治疗时代。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β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为基础的“新四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6:36:02
0000安徽医大安庆医院研究:急性心梗时机体分泌这种物质或有保护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周新润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机体胸腺素β4(Tβ4)的表达上调,体内Tβ4高表达有助于改善预后。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为外源性使用Tβ4治疗AMI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人员指出,冠心病现有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方法虽然通过尽早解除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及改善心肌供血而极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上述治疗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缺血心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