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子刊研究称(半数心梗患者一年后左室重构,心衰风险增加)
进一步分析显示,发生重构者和无重构者的生存率无差异,然而,左心室重构者比非重构者更容易因心力衰竭入院。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发现,953例(48%)在12个月时出现了重构。中位随访94个月后,225例(11%)患者死亡。
来源:Pieter van der Bijl, et al. Left Ventricular Post-Infarct Remodeling:Implications for Systolic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Outcomes in the Modern Era. JACC Heart Fail, 2020, 8 (2), 131-140.
该研究纳入了1995例STEMI患者,平均年龄(60±12)岁,77%为男性。
研究者指出,STEMI后的左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加有关。目前的很多相关的重要研究大多是在溶栓治疗的时代进行的,而在目前的PCI和最佳药物治疗的时代,对左室重构的长期预后影响还尚缺乏研究。
JACC子刊发表研究发现,在冠脉介入普及和药物治疗不断优化的当今,近一半的STEMI患者在心梗后1年出现左心室重构。 左室重构对长期生存率无影响,但会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率。
研究者分析了基线、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左室重构定义为梗死后3、6或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20%。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JAMA子刊:窦性心率<50次/分,也无症状该处理吗?
如果一个人没有症状,心率在50次/分以下,很多人会感到很紧张,这么慢的心率会不会有危险?美国近期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则发现,心率<50次且为窦性心率的人,如果没有症状,基本上风险很低。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次至100次,低于60次被称为心动过缓,超过100次被称为心动过速。亚临床房颤算房颤的一类吗?欧洲心律学会声明
近日,欧洲心律学会发表了有关房颤的临床分类和亚临床房颤声明。近十年来,房颤机制的探索、检测以及治疗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导管消融及外科消融应用的更加普及。此外,还有各种能够发现房颤的新设备,这些工具可识别的所谓“亚临床房颤”。当前房颤临床分类是基于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和随时间推移是否再次复发,但这都是基于症状性房颤特征所定义的,未针对无症状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1:01:470000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称:PCI围术期心梗发生率3.1%,有三大主因
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研究提示,多支病变PCI、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以及靶病变总长度是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SCAI提出新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定义,若CK-MB升高程度≥10倍参考值上限,且(或)cTn≥70倍正常值,方可诊断为围术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