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杂志Lp(a,认识十大要点,Lp,a,升高是与遗传有关的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
8 40%的中危冠心病患者通过测定Lp(a)值可将患者的危险分层重新界定为高危。近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0 mg/dl,但是Lp(a)值明显升高,Lp(a)值升高被认为是一个明确的危险因素。
10 一些临床试验提示,大多数治疗如烟酸、雌激素等并没有明显降低Lp(a),但事后回顾这些临床试验数据发现,这些人群原本Lp(a)水平并不高,因此这些治疗对Lp(a)的影响较轻微。
6 Lp(a)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一样,经由炎症与前氧化机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Lp(a) >25~30mg/dl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呈曲线式增加。
7 Lp(a)与营养及环境无关,测定Lp(a)值有诊断和筛查的价值。Lp(a) 准确且稳定,低危<30 mg/dl,高危则>50 mg/dl。
参考文献:Sotirios Tsimikas. A Test in Context: Lipoprotein(a).Diagnosis, Prognosis,Controversies, and Emerging Therapies. J Am Coll Cardiol, 2017, 69: 692-71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3 Lp(a)是一个独立的、和遗传相关且与心血管事件、外周血管疾病、主动脉瓣钙化狭窄等存在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
4 LPA基因是一个很强的冠心病单基因危险因素,与人种无关,也是唯一在多个种族的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患者中均存在的基因。
脂蛋白(a)[Lp(a)]是一类可以进行修饰干预,且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脂蛋白。近期JACC发表了一篇有关Lp(a)的综述,就Lp(a)的诊断、预后及新兴的治疗与干预措施等做了详尽地阐述。以下是这篇综述的十大要点,值得临床心血管医生关注。
2 PCSK9抑制剂能使Lp(a)的浓度降低20%~30%。
5 Lp(a)与低密度脂蛋白的颗粒形状类似,直接在肝脏中合成,与纤维蛋白酶原有同质性,这也部分能解释Lp(a)与凝血和纤溶活性相关的潜在机制。
9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和美国国家脂质协会均推荐以下人群应该至少接受一次Lp(a)检测:1)所有早期心脏病患者;2)中高危心脏病患者;3)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4)有早发心脏病家族史者;5)应用他汀治疗仍然反复心脏病发作且Lp(a)高的患者;6)10年内猝死风险达3%和(或)10年内发生致死性、非致死性冠心病的风险达10%的患者。
1 Lp(a)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有助于风险预测。
三岁看老: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慢病始于儿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米杰发表文章称,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等,在儿童时期就种下了“因”。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其发病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再如肥胖,一个胖孩子,就可呈现左心室质量升高、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等心血管的重构。而且,胖孩子中30%有高血压,超过40%有高血脂。长此以往,可想而知。亚洲人应首选新型抗凝药!欧洲心律协会房颤抗凝实用指南
面临临床上不同的情况,如何用好新型抗凝药物?近期,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了2021年新型抗凝药物治疗房颤的实用指南,针对16种临床状况给予了简单、实用的应用建议。指南指出,亚洲患者中风和出血的风险都较高。亚洲人应用华法林预防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较低,脑出血的风险较高。而新型抗凝药物是亚洲人抗凝治疗的首选方案。新型抗凝药物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3:26:420000美国心脏协会声明,儿童青少年肥胖是早发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一份新的科学声明指出,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严重肥胖是其早发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加未来早发心脏病风险的研究有很多。比如一项针对近230万人随访40年的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儿童青少年相比,如果超重或肥胖,则将会增加2~3倍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冠心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败北! JACC杂志Meta分析
JACC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长期二级预防的最佳抗血小板药物应选择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这项Meta分析纳入7项随机试验、2432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位随访1.35年,服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降低了12%,主要是由于心梗风险降低了23%。在2年内预防一例事件所需治疗的患者数为121例。朝阳医院学者研究称,甲减患者有心肌弥漫病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学者研究证实,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技术能很好地评估出甲减患者的心肌弥漫性病变以及左心功能异常。研究同时证实,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甲减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弥漫性病变,继而改善左心功能。研究者表示,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临床的T1mapping技术能够直接测量心肌组织的T1值,可以很好地区分弥漫性心肌病变和健康心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