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七成冠心病事件和四成脑梗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该研究共纳入461211位30~79岁受试者。中位随访7.2年期间,共发生3331例主要冠脉事件,其中包括2179例冠心病死亡和1152例非致死性心梗;此外还发生21857例冠心病和19348例脑梗塞。
这项研究的结果与欧美类似研究结果也相似。研究还提示保持以上6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越多,其受益也会成比例增多,反之则反(图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指出,如果健康生活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二者为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意味着近50万人在7.2年间,如能坚持上述健康生活方式因素之一,就能预防2/3的严重冠心病事件和2/5的脑梗塞。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对近50万人追踪7年余发现,67.9%国人冠心病事件和39.1%缺血性脑卒中,与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饮食、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其中心血管低危生活因素包括不吸烟或戒烟、每日饮酒<30 g,中等或高强度身体活动,饮食富含蔬菜或水果而少红肉,体重指数在18.5~23.9 kg/m2,腰臀比在男性<0.90,在女性<0.85。
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不吸烟或尽早戒烟、每日饮酒<30 g、爱运动、饮食蔬果充足红肉少,以及健康体重中至少4项,就可相对降低58%的严重冠心病事件风险,降低43%的冠心病风险,降低39%脑梗塞风险。
图1伴有吸烟、身体活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体重指数以及腰臀比超标、过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
来源:Jun Lv, Canqing Yu, Yu Guo, et al. Adherence to Healthy Lifestyl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17, 69:1116–1125.

喜讯!中国循环杂志最新核心影响因子2.536,位列心血管病期刊第一
11月19日,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发布的结果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不断升高,2018年核心影响因子达到2.536(图1)。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3:01:59
0000美国家庭医生房颤药物治疗指南,心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建议静息心率<110次/分
近期,美国家庭医师协会(AAFP)也更新了新发房颤患者药物治疗指南,提出了5项关键的治疗建议。建议1:对于大多数房颤患者,心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就是控制好心率,节律控制是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是心率控制的首选治疗药物。建议2:建议采用宽松心率控制,即静息心率<110次/分,而不是严格的心率控制,静息心率<80次/分。杨进刚阜外2023-08-09 08:46:50
0000STEP研究,弥补了SPRINT研究的不足!阜外医院蔡军、张伟丽等述评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达2.6亿,这部分人群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0%~60%,但老年高血压具有特殊性,常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其血压管理充满挑战。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STEP研究证实,对于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降至<130mmHg,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降低。芬兰学者在脑血栓中发现口腔细菌DNA
芬兰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栓中发现了在口腔中存在的链球菌属的DNA。这进一步表明口腔细菌可能在脑血管疾病中起作用。研究人员对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9%男性,平均年龄67岁)进行血栓抽吸和动脉血检测。美国食药管理局:尽可能在家吃饭
盐,生活中离不开。但是钠盐吃多了,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份针对食品工业加工、包装和预制食物的自愿性减盐指南。在美国,人群每日摄入的钠比推荐量高50%,而超过70%的膳食钠就来自于包装食品或预制食品。钠盐的加入,不仅可以调味,还有防腐剂作用,比如添加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等。FDA的限盐目标,即在未来两年半里,平均将人群钠的摄入量减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