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糖尿病搭桥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攻略(血糖,10,0,mmol,L为使用胰岛素阈值)
当患者病情稳定,如可以连续进餐,无明显水肿,停用血管收缩剂等时,静脉胰岛素输注可逐渐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但静脉胰岛素仍需继续维持1~2 h。
②普通病房患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餐前血糖控制在<140 mg/dl(<7.8 mmol/L), 同时随机血糖<180 mg/dl(<10.0 mmol/L)。
目前对此尚有争议,但广为接受的是2009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表的《住院病人血糖控制共识》。该共识建议:
首选静脉胰岛素输注疗法;同时注意连续监测患者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优化血糖控制。
危重患者高血糖的治疗策略
若患者一般情况好,也可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但在败血症、禁饮食状态或严重感染等发生时不推荐使用。
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方案对病情稳定且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能适用;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首选静脉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获益最大。
入院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恢复之前的胰岛素用量;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可按0.6 U/(kg·d)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
对血糖急剧升高的患者,常规胰岛素10 U 静推或0.15 U/kg 静推,之后以0.1 U/(kg·h)剂量持续静滴,使维持血糖在7.8 mmol/L 左右。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一般首选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方案。基础胰岛素可以选择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每24 h 一次。餐时胰岛素选用短效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赖谷胰岛素等)。
糖尿病患者搭桥,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很重要,不仅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还能提高长期生存率。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陈燕燕、董潇男就此在本刊阐述了几点策略。
①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血糖在180 mg/dl(10.0 mmol/L)为起始胰岛素治疗阈值,推荐大多数ICU患者血糖控制在140~180 mg/d(l 7.8~10.0 mmol/L)。
如血糖下降小于10% 或酸碱平衡紊乱未好转,可增加胰岛素1 U/h。当血糖≤ 13.9 mmol/L 或临床情况好转且血糖每小时下降>4.2 mmol/L 时,胰岛素用量可减少1~2 U/h 或0.05~0.1 U/(kg·h)。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糖目标
来源: 董潇男, 陈燕燕. 糖尿病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结局的机制和控制策略. 2016, 31: 1038-1040.
普通病房患者高血糖的治疗策略
干细胞治疗心梗“土壤与种子”学说首次临床获证!阜外医院杨跃进等发表研究:强化他汀联合干细胞提高射血分数达12%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团队的“强化他汀提高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临床研究”(STEM-AMI)在BMJ子刊在线发表。近20余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但疗效低弱是突出难题,左心室射血分数仅提高3%~5%,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转化应用。高血压和糖尿病又成“难兄难弟“:增加肝癌风险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胃肠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难兄难弟”糖尿病一样,高血压也是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意味着,即便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没有肝硬化或者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患肝癌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该研究显示,与对照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肝癌风险分别增加35%和23%,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增加1.1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肝癌风险增加2.4倍。心肾不分家!美国研究称:心血管疾病患者肾衰竭风险高
俗话说,心肾不分家。心肾综合征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美国ARIC研究针对9047名美国社区健康居民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发心血管病如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冠心病和卒中的患者后期发生终末期肾病的风险较高。心脏和肾脏具有双向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的功能障碍都可能损害另一个的功能。该研究量化了不同心血管疾病对终末期肾病的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3:48
0000母亲妊高症,影响子女健康!丹麦250万人分析
近几十年来,心血管病在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许多研究表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体重指数增加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国内外学者联合发表研究进一步提示,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母亲,尤其是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早发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增加。研究使用丹麦国家健康登记注册数据进行了的队列研究,约2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