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医院李树仁等(对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估势在必行)
来源:马玉龙, 李树仁.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619-621.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微血管阻力指数(IMR)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状态。具体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治疗,对于阻塞性冠心病,研究显示PCI前血栓抽吸,应用腺苷、尼可地尔等有助于降低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可恢复正常,但微血管阻塞及心肌坏死发生率仍很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河北省人民医院李树仁等指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在阻塞性冠心病及心肌病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脉脉瓣狭窄患者心室舒张期缩短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心绞痛发作。因此,延长心室舒张期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延迟这些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发作。
李树仁等指出,临床上对胸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评估势在必行,尤其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或接近正常时,这将有助于明确症状产生机制,指导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许多患者因胸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认为是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病变所致,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这可能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相关。
如果有禁忌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可选用依法布雷定,它可选择性减慢心率但对血压无影响。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有益。
0000
相关推荐
CTO病变“不理想”开通,影响远期疗效!JACC子刊阜外医院徐波、杨伟宪等研究
目前,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能否有远期获益,存在争议。而JACC介入子刊发表的阜外医院徐波和杨伟宪等的研究发现,介入治疗CTO病变后,存在15%的“不理想”开通情况,这些患者不仅住院期费用高、5年的远期预后较理想开通的患者差、甚至心源性死亡和心梗的风险也显著高于CTO开通失败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4:31:10
0000吃辣,防食道癌!超50万国人研究
很多人都喜欢吃辣,而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吃辣有助于预防某些胃肠道癌症,比如食道癌。研究发现,与从不吃或很少吃辣者相比,每月吃辣者食道癌风险降低12%;每周1~2天吃辣者风险降低24%,每周3~5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6%,每周6~7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9%。在排除前3年随访后,吃辣也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尤其在那些不吸烟或喝酒的居民中。仅减少吸烟,不能降低心血管风险!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之一,全球大约10%的心血管死亡与吸烟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越严重,心血管病风险越高,因此有人认为,减少吸烟的数量可能是降低烟草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一种方法。然而,8月25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韩国研究表明,仅减少吸烟量是不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只有彻底持续戒烟才有效果;另外,戒烟后复吸的心血管风险反弹很厉害。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9:35:43
0001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健康“守门人”?柳叶刀刊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政策建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关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大型综述性文章在《柳叶刀》杂志发表。该文章从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支付方式、服务整合和机构协同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其在“健康中国”宏伟目标指引下发挥好疾病防控“奠基石”和民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Circulation文章称心衰管理有两个关键时间:刚出院时和新确诊心衰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目前约有450万心衰患者,如何更好管理心衰?近期,Circulation发表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指出,心衰有两个很重要的管理时间段:一是出院后早期;二是新诊心衰,而后者往往做得不到位。在临床上,对新诊心衰患者的管理是由症状所驱动的,如果患者病情稳定,通常治疗不够优化,只有症状每况愈下恶化时,才会上调药物或植入器械。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1:33: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