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丰等研究发现:发病前用抗血小板药、β阻滞剂、ACEI/ARB及他汀四种药物的急性冠心病患者预后较好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等对近1.5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I/ARB及他汀四种药物,有助于减轻ACS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死亡风险,但我国住院ACS患者有六成发病前未预防性用药。
研究显示,ACS发病前若预防性使用这四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比如降低STEMI发生风险,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风险;还可降低并发心律失常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而且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仍如此。
而且,研究者分析发现不用,单一使用,联合应用这四种药物中的几种,及四种全用,临床转归也不同。随着应用种类的增多,不管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病史,其病情均更为减轻,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呈下降趋势,校正潜在风险因素后,也是如此(图1)。

图1 预防性联合用药种类数目对住院ACS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趋势
但令人遗憾的是,研究显示,住院ACS患者中,61.7%的人并未预防性应用上述四种药中任何一种;即使是在那些之前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中,也有46.9%的人未服用这四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来进行二级预防。
这四种预防性用药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最多为31.1%,而使用他汀者最少仅13.3%。
研究还发现,抗血小板药物展现了“双面性”,增加了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该研究中14790位ACS受试者均来自CPACS-2研究,男性居多,平均年龄为64岁。发病前预防用药定义为在发病前28天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这四种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CPACS-2研究纳入的受试者来自全国17个省市75家医院,其中包括27家二级医院和48家三级医院。
来源:Li M, Huang Y, Du X, et al. Impact of Prior Use of Four Preventive Medications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Results from CPACS-2 Study. PLoS One, 2016, 11: e016306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早期识别肺静脉闭塞病有三大法宝!阜外研究
肺静脉闭塞病(PVOD)是一类罕见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阜外医院熊长明、周洲等研究提示,肺静脉闭塞病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肺部高分辨CT结合肺动脉高压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确诊率。杨跃进解读AHA/ACC冠脉介入医生能力声明:应具备六大素质
冠脉介入医生应具备哪些素质或经过哪些培训?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则撰写了有关临床水平(ClinicalCompetence)声明。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3:06:12
0000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或优于药物!JAMA子刊Meta分析
既往研究提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来控制心律,均可改善心血管预后。4月28日,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导管消融可显著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和住院。研究者认为,导管消融可考虑作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高强度运动可影响血中数百种代谢产物!Circulation研究
近日,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12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会影响85%的代谢产物血液循环水平。而这些代谢产物涉及有利于促进心脏代谢健康的机制通路,比如调控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血管反应、炎症、寿命等方面。每1万国人有近24名医生!2023世卫报告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3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数据如下:中国数据出生时预期寿命合计(2019年)77.4岁男士(2019年)74.7岁女士(2019年)80.5岁出生时健康预期寿命(2019年)68.5岁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或收入>10%的人口比例(2013~2021年)24.3%杨进刚阜外2023-07-26 17:17:58
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