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汤圆,开水下锅是大错特错!牢记这3点,不破皮不露馅特好吃

煮汤圆,开水下锅是大错特错!牢记这3点,不破皮不露馅特好吃。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也就是汤圆,小编是北方人,记得小时候正月十四集市上就开始卖元宵了,两个竹编大筐里面铺满了糯米粉,一个负责包,一个负责滚元宵,一会儿工夫就做完满满的一筐,买一袋回家迫不及待的煮熟吃,又香又甜真好吃,可惜只有正月十五这一天才能吃到。长大后手工元宵被成品汤圆代替了,并且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我家冰箱里常年储备汤圆,因为我经常拿它当早餐或者宵夜,饿了随时煮上一碗,甜甜的,吃完立马能量满满,而且最喜欢吃黑芝麻馅的,您喜欢吃汤圆吗?最喜欢哪种口味呢?

一直以为做汤圆很复杂,后来才知道南方人会经常自己做汤圆吃,就和北方人经常包饺子吃是一样的,只是风俗不同。原来做汤圆是如此简单,糯米粉揉成团,和包饺子一样拽出剂子,按成圆饼,包上馅料收口后,双手团圆就做好了。自己做的汤圆普遍比卖的个头大,吃起来也更过瘾,正月十五大家喜欢自己做汤圆还是买着吃呢?

现在的汤圆做法非常丰富,像油炸、水煮、烤着吃或者做成小零食等等,随便怎么做都超美味,但正月十五吃汤圆,最有仪式感的还是煮着吃,家人团聚吃上一碗汤圆,寓意团圆甜蜜。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煮汤圆才不会煮破皮呢?这个看似简单的煮汤圆,其实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好的,经常会遇到煮破皮的问题,一旦煮破会大大影响口感,再加上馅料全部流入锅中,和一锅烂粥一样,非常影响食欲。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煮汤圆小技巧,牢记这3点,保证汤圆不破皮不露馅。

第一点:也是多数人各持己见的一点,曾引起热烈讨论,那就是煮汤圆的水温,到底是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呢?汤圆分为冷冻和现包的,如果是冷冻汤圆,那就冷水下锅,现包的就开水下锅,作为煮汤圆的第一步千万不能错了,一步错步步错。小编买的成品汤圆,自然是冷水下锅。锅内加适量水,放入汤圆,大火烧开,中途不要用铲子搅动,端起锅轻轻晃动防止粘锅底。

第二点:水烧开后要点一碗冷水,这和煮饺子是一个道理,点水会让汤圆受热均匀,防止温度过高煮破皮,只是煮汤圆只需点一次水就可以了,点完水后继续盖上锅盖煮开,再次开锅后汤圆就会浮起,这就煮熟了。切记煮的过程不要用任何工具搅动,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不经意间搅动而碎,记得只需端起锅轻轻晃动即可。

第三点:煮汤圆的水只多不能少,水少了特别容易粘连到一起,粘破的几率就很大了。

煮汤圆时,最忌开水下锅,第一步做错,难怪汤圆破皮露馅不好吃。以上就是煮汤圆需要注意的三点,牢记这三点保证再也不会煮破皮了。关于煮汤圆就分享到这里了,喜欢就分享给亲朋好友收藏吧,如果您有汤圆更多美味吃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朋友学习受益吧。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日本研究提示,一夜不睡,糖尿病风险就会增加
近期,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动物试验发现,即便区区一夜不睡,肝脏产生葡萄糖以及处理胰岛素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而患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研究人员指出,既往研究提示,睡眠剥夺与进食增多、运动减少等有关,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但糖耐量异常到底是受进食量或能量消耗影响还是睡眠剥夺所致,目前并不清楚。支架合并房颤抗栓:可考虑7个建议
房颤与冠⼼病常同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龄、吸烟、饮酒、罹患慢性肾脏病等,许多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疾病。有报告表明,中国⾮瓣膜性房颤患者合并冠⼼病⽐例⾼达37.3%[1],这些患者的抗栓方案,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我们来看下面这样一个典型的病例: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4:21:35
0000每天快走4000~8000步,可降压!北医三院研究
快走都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目前大多数指南建议,健康人每天应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有5~7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相当于每天至少快走3000步(每分钟100步,至少30分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快走可有效控制血压,每天走4000~8000步降压效果较好。睡不够,增外周动脉疾病风险!瑞典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4:27:31
0000HbA1c高,增出血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范华林等进行的研究显示,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HbA1c高远期大出血风险高。这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020~2014年接受PCI治疗的6283例NSTE-ACS患者,74.9%为男性,34.1%有糖尿病病史,平均年龄64.13岁。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3:47:10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