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用降压药,有10个妙招!
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控制了血压,则可避免、延迟或减少药物治疗的需要。
1. 减重
一个人的血压通常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变胖还会增加睡眠中呼吸中断,进而进一步升高血压。
减肥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超重或肥胖,体重下来一点也有助于降压。通常每减少2斤体重,血压就会降低约1 mmHg。
在减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腰围,腰太粗,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
2. 运动
如果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每周150 min或每周大多数日子每天活动30 min,就有助于降血压降低5~8 mmHg。
这里有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运动要坚持,一旦停止运动,血压就会再次反弹。
总之,如果仅是血压升高,定期运动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如果已经得了高血压,定期运动也有助于降血压拉回安全水平。
散步、慢跑、骑车、游泳、跳跳广场舞都是可以尝试的有氧运动。也可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方式,包括交替进行短暂剧烈运动和随后的轻松运动恢复期。力量训练也有助于降压,每周可至少进行两天的力量训练。
3. 饮食
一提健康饮食,就得提一下DASH饮食,这种饮食主要是为了控制高血压。具体食物种类富含全谷物、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含有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少量。
健康的饮食有助于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多达11 mmHg。
行动总比想象难。做个食物日记了解自己真实的饮食习惯,监控自己饮食、数量和时间及原因有助于从实际改变不良饮食。
另外可以适当提高食物中钾的含量。含钾食物有助于减轻钠对血压的影响,比如水果和蔬菜。
另外,在购买包装食物时,应注意食物配表,留意其中钠的含量等,遵守健康饮食计划。
4. 限盐
对于国人而言,主要是钠盐的摄入。如果能减少钠的摄入,则有助于降低血压5~6 mmHg。
钠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因人而异,通常将钠限制到2300 mg或更好,不过每天1500 mg或更少最为理想。
减钠也有办法:购买低钠食品,少吃加工食物,加其他香料或佐料增加食物味道,如果一下减盐口味淡可逐渐减量来适应。
5. 限酒
过量饮酒不仅升高血压,还会降低降压药物的有效性,最好不喝或少喝酒。
6. 戒烟
每抽一支香烟,就会升高血压几分钟,而戒烟有助于恢复血压,降低得心脏病风险。
此外,主动戒烟坚持≥5年者的死亡风险接近从不吸烟者;20 岁前开始吸烟者的死亡风险高于 20~24 岁开始吸烟者。
7. 减少咖啡因
咖啡因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
经常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人,咖啡因会升高约10 mmHg的血压,但经常饮用咖啡的人可能对血压几乎无影响。
尽管咖啡因对血压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但血压可能会略有上升。
要想知道咖啡因是否会升高自己的血压,可在饮用咖啡后30分钟测量一下血压,如果血压升高5~10 mmHg,则提示可能对咖啡因的升压效应敏感。
8. 减压
长期有压力的生活,会引起慢性应激,进而升高血压。
忙碌也要抽出时间思考,想想工作、家庭、财务或疾病等,究竟是哪些因素让自己倍感压力,怎么去更好消除这些压力。
改变压力是不容易的,如果无法改变这些压力,那么可以改变自己的期望,每日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学会拒绝和沟通。对于无法改变或控制的事情,可以想办法应对。
要注意避免压力的触发,比如可以避开上下班高峰,远离让自己感到有压力的人或事。
学会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可以安排点时间,安静的打坐,深呼吸。
学会感恩,对他人表示感谢也有助于减轻压力。
9. 在家常量血压
家里经常量量血压很重要,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和控制状况。我国发布的《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
在家测血压时,应每日早上、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 5 min 后,测 2~3次,间隔1 min。
10. 社会支持
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照顾也有助于改善血压,比如一起制定运动计划,陪伴去医院复诊等。如果有高血压患者群,也可考虑加入一起应对高血压。
来源:
[1]Medicalxpress网站
[2]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35-639.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07.003【点击二维码下载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更优!中国脑卒中注册研究数据
根据2019年中国卒中统计数据,81.9%的卒中患者为缺血性卒中,其中50岁以下患者占15%~18%。近日发表的中国脑卒中注册研究数据显示,<50岁更有可能接受静脉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且院内预后较好。研究分析了中国卒中中心联盟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在1471家医院收治的近80万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数据,<50岁患者占9.1%。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9:55:19
0000支架术后,应关注糖代谢指标!阜外医院俞梦越等研究
阜外医院俞梦越、安阳市中医院郭玉凡等研究表明,对于冠脉放了支架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预后有一定消极影响,糖尿病更是患者远期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者指出,无论有无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推荐常规筛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不仅有助于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更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杨进刚阜外2023-09-20 08:10:09
0000阜外医院1332例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诊治经验!赵世华等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刊发研究
近期,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对1332例经心脏磁共振能证实的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分析发现,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合并心尖室壁瘤的比例占2.3%,且这些患者预后差。该文章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子刊上。此外,研究者发现,超声心动图常漏诊左室心尖室壁瘤,漏诊率为64.5%。而心脏磁共振能可靠地检测到。美国研究称,每天吃三两冻干蓝莓,心血管风险降低15%
蓝莓、草莓等浆果类水果美味又营养。既往的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这类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的一项为期六个月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蓝莓有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每天吃150g蓝莓,大约可将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2%~15%。该研究显示,蓝莓的心血管病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血管功能、血脂水平、动脉僵硬度等的持续改善,可能与其富含花青素有关。干预心外膜脂肪组织,推荐应用SGLT2i、二甲双胍、GLP-1RA及他汀!中国早期防治舒张性心衰专家建议
近日,舒张性心衰早期防治专家建议发布。建议指出:1.舒张性心衰患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人群、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2.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导致心外膜脂肪组织聚集,分泌脂肪炎症因子,引起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IL-33/ST2通路介导心肌纤维化,导致了心脏代谢重构和舒张性心衰。图1舒张性心衰潜在发病机制示意图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5:20: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