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称(每天吃三两冻干蓝莓,心血管风险降低15)
研究者指出,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模式的简单变化,都可能对心血管有好处。他们认为,蓝莓等浆果类水果应纳入到预防心血管病的饮食干预策略中来,心血管高危人群尤应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结束时,每天吃150 g冻干蓝莓粉的人中仅37%坚持下来了。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蓝莓的临床获益。
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的一项为期六个月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蓝莓有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每天吃150 g蓝莓,大约可将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2%~15%。
研究者认为,有可能肥胖的心血管高危人群需要比一般人群吃更多的蓝莓才能获得心血管方面的益处。
因此,可能其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也对心血管有好处,包括黑醋栗、树莓、黑莓、紫甘蓝、李子、红萝卜、黑胡萝卜、紫色土豆,等等。
另外,每天吃150 g冻干蓝莓粉的人中,胰岛素抵抗程度、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一氧化氮水平等指标无明显改变。
该研究显示,蓝莓的心血管病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血管功能、血脂水平、动脉僵硬度等的持续改善,可能与其富含花青素有关。
然而,每天吃75 g冻干蓝莓粉的人并未出现上述变化。
蓝莓、草莓等浆果类水果美味又营养。既往的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这类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
该研究纳入115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50~75岁)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三组,其中两个蓝莓组每天给予150 g或75 g冻干蓝莓粉,对照组则给予与冻干蓝莓粉非常相似的紫色食用粉末(主要含果糖、葡萄糖、麦芽糖)。
研究者猜测,蓝莓的心血管益处可能主要与其富含花青素有关,花青素经代谢后,可产生一些对有益的物质,如丁香酸和香草酸。
研究者发现,6个月后,每天吃150 g蓝莓粉的人在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全身动脉僵硬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血脂改善主要体现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密度和载脂蛋白A-I水平均明显升高。
来源:Peter J Curtis, et al. Blueberries improve biomarkers of cardiometabolic function in participa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results from a 6-month,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Clin Nutr, 2019, 109: 1535–154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Science杂志:一夜不睡,人会变傻
一提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都觉得好遥远,殊不知这种病已经悄悄走近。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国人第5位死因,死亡人数较2005年增长了57.8%。得阿尔茨海默病固然有很多原因,而近日《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显示,一夜睡不足,就会离阿尔茨海默病近一步。毕竟,全国睡眠不足的人太多,尤其在节假日中。心血管病风险预测,应考虑心电图和超声指标!中科大一院孙英贤等认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等认为,当前的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或需要“升级”一下,应考虑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基于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比较了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新模型包括人口学特征、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指标;老模型使用的是弗明汉模型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山东学者称,三维标测系统指导行希氏束区起搏器植入术可行有效
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零X线下射频消融可行、安全,那么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如何?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李新华、张荣君等在66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EnSite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可行、有效。该研究中,66例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44例成功希氏束区起搏,其中3例符合希氏束起搏,41例符合希氏束旁起搏。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无心血管病者吃阿司匹林大出血风险增加,未降低死亡率
对于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人,是否该吃阿司匹林备受争议。根据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Meta分析,阿司匹林来一级预防不仅不会降低全因死亡率,反而会增加大出血。研究人员分析了11项研究,包括最近的ASCEND、ARRIVE和ASPREE研究,纳入157,248名参与者。这些参加研究的人平均年龄61岁,女性52%;14%吸烟者,平均随访6.6年。ACS检测肌钙蛋白专家共识:建议定量,肌钙蛋白“阴性”要科学分析
一提心梗,临床医生就会想到心肌肌钙蛋白(cTn),因为cTn是临床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为促进临床医生更为准确和规范临床检测cTn,包括高敏感方法检测cTn(hs-cTn),并尽快应用,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水平,近期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发布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专家共识》。要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