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心血管系统
考验心脏的太空旅行
在1984年上映的《印第安那·琼斯之魔宫传奇》中,一个人的心脏被活活掏出后,仍在不断跳动。
而人类不管胖瘦高矮,不管醒着还是睡着,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左右。
他认为,动静脉系统是两个单向的系统,而不是统一的,而且认为肝脏制造静脉血以供全身各部位所用。他也认为,心脏只是个会吸吮的器官,而非泵血的器官。
公元2世纪,医学大师帕加玛的盖伦,通过解剖大量动物建成了循环系统的初步模型,包括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并认为两种系统具有不一样的功能。
这种病,有人叫它心碎综合征,医学上叫应激性心肌病,也有学会叫Takotsubo综合征。
但因为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不能分裂,也不能合成新的细胞成分,在体内生活120天后,最终死亡。
心脏确实可以心“碎”
作为最为“苗条”的血管,毛细血管就占了全长的80%。
由于相对于地面血液在各器官的“过量”,机体会反射性地排除“多余”的液体,结果就会造成循环血的总量下降。
不过,新的红细胞会从骨髓中生生不息地制造出来。
看来,太空旅行还是挺考验心脏的。
正是这个疯狂的天才开启了心脏导管时代的来临。
古埃及人还认为心脏是一切情感、智慧和记忆的源泉,而非大脑。
在人类,动脉血是鲜红的,静脉血是暗红的。而在一些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由于缺乏血红蛋白,当血液被氧化时,就变成了深蓝色。
红细胞是一个一个挤过毛细血管的,来个“千里走单骑”。
如今心脏介入已是平常事,但是你能想象1929年时德国医生沃纳·福斯曼自己将导管插入心脏的一瞬间吗?
福斯曼:疯狂的天才
公元前16世纪,在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献——古埃及埃伯斯纸草文书上,就有心脏的记录。古埃及人描述了心脏与动脉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一个人呼吸到肺部的空气,最后进入心脏然后流入动脉。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时,他说服一名护士帮助他,但护士坚持她可以做“实验品”。不过福斯曼最终做的是,麻醉了自己左臂将导管插入肘前静脉,并向内推进了65 cm,直到他的心脏。
成年人血管可绕地球2.5圈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
上天入地,是科技发展的盛事。但是当进入太空时,一个人的循环系统会因为失重而发生变化。
是10万公里!
错误理论霸气统治千余年
当一个人受到打击,受到压力,他的心也难受起来,症状好似心肌梗死,也会发生胸部疼痛,也会呼吸短促,以及肢体疼痛。
有的时候,红细胞比毛细血管要粗一点,这时,红细胞就“聪明地”变变形,让自己通过。
他们在制作木乃伊时,也是小心摘除心脏及其他器官,并保存起来,而将大脑从鼻腔中取出后丢弃掉。
但是他也犯了好多错儿。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每分钟仅跳5次。蓝鲸的心有一辆小汽车那么大。
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为8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公元前16世纪就有有关心脏的医学文献
那红细胞怎么通过毛细血管?
一般说来,在动物王国,心率就和身体体积成反比。
而地球的周长也就40000公里,可以绕地球2.5圈。
离开身体,心脏也能跳
与红细胞的直径差不多。
血不都是红色的
毛细血管有多细?
红细胞“千里走单骑”
有个性的红细胞
如果把一个成年人的全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头尾相连,你猜有多长?
而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鼩鼱,体长仅4~6厘米,每分钟小心脏就跳1000次。
红细胞很特别,为了要携带氧气,就舍掉了细胞核,这样就可以有更大空间携氧。
即使错的,盖伦的理论也霸气地统治了西医千余年,直到17世纪英国医生威廉·亨利正确地描述了血液循环的来龙去脉。
每一日,我们的心脏、血管、血液忙忙碌碌,在维持身体的稳态和抗击疾病。忙碌的背后,心血管系统也很有趣。
在地面时,由于重力作用,人体的血液多集中于下肢,在太空则不同,血液会重新分布。胸部、头部会相对血液增加。这时,宇航员会出现鼻塞、头痛以及面部肿胀。心脏也会变大,以便能更好处理各器官淤积的血液。
是的,心脏确实离开身体后,还可以跳动,只要有氧气。因为,心脏自身就会产生电脉冲。
来源:Joseph Castro. 11 Surprising Facts About the Circulatory System. livescience . 25 September 2013
心率与身体大小有关系
常下馆子,即使是高档餐厅,死亡风险增加49%! 美国研究
早有研究发现,经常外出就餐者,慢性病风险明显增加,如肥胖和糖尿病等。近日,美国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每天至少两顿在外就餐者死亡风险高。该研究数据显示,与很少在外吃饭(每周少于一顿)的参与者相比,经常在外吃饭(每天两顿或更多)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9%,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8%,癌症死亡风险增加67%。合并慢性肾病的NSTEMI也应支架治疗!JAHA杂志研究
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心梗患者介入手术对比剂诱发肾病的风险增加。目前的指南认为,与药物治疗相比,缺乏证据支持血运重建在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有益作用和安全性。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2:05:340000欧洲心脏杂志:身心疲惫、情绪不稳定的人要警惕心梗或猝死
“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研究”发现,每天感到身心疲惫(Vitalexhaustion)的人发生心梗或猝死的危险较高,其预测急性心脏病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收缩压和吸烟等传统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发现,对于男性,每天身心疲惫的人发生心梗或猝死的危险最高,第二位的是高血压;对于女性,排在第一位的是吸烟,第二位的是身心疲惫。身心疲惫是有定义的,并不是单纯感到累,包括慢性疲劳、易怒和沮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何发生了室壁瘤?阜外医院赵世华等研究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发表研究称,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而心脏超声诊断心尖部室壁瘤漏诊率达68.0%。研究者称,磁共振不仅能够显示左心室心尖部的结构及运动变化,还能够识别心肌组织学特征,是目前临床上评估此类疾病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介入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我国自主研发器械效果较好!阜外医院36例患者经验
阜外医院王浩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心功能III~IV级、外科手术风险高、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的重度三尖瓣反流,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经导管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治疗可行,中期安全性较好,可有效减少反流,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右心腔扩大。该研究入选2020.6~2021.8阜外医院收治的心功能III~IV级、外科手术风险高的36例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8:5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