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74

一个(千古名方,解热抗炎,增强免疫,抗痛风,降血糖,还解暑)

健康号2023-07-26 14:05:520

作者 l 神希园

真正探索白虎汤的君药是石膏还是知母,不仅需要对仲景经方“推求师意”,更要“红炉点雪”,不然就变成“此事难知”了。我们先来看看石膏,《神农本草经》指出,石膏“主中风寒热”,“口干”,“除邪鬼”,《名医别录》指出,石膏“主除时气”,可解“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以及“咽热”,还能“解肌发汗”,以及“止消渴,烦逆”,从《本经》《别录》中就已经看出,石膏一味几乎以及囊括了“热”“渴”“汗”三大证;而知母,《神农本草经》指出,“主消渴,热中,除邪气”,《名医别录》指出,知母“疗伤寒久疟烦热”,从《本经》《别录》中所知,知母主要集中在“热”“渴”,所以,基于白虎汤方证,石膏为君药,当之无愧。

古往今来,中医方剂浩如烟海,然而却有一些经典名方,拥有着十分奇妙的名称,而且也有着奇特的疗效,因此,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在医圣张仲景时代,曾有这么一些列的方剂,名称来源于上古四大神兽,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对于医圣张仲景以四大神兽命名的方剂,一直保留本名的只有青龙汤与白虎汤,而玄武汤一般后世医家认为是真武汤,朱雀汤后世医家认为是黄连阿胶汤或十枣汤。而对于医圣张仲景所传“四神汤”,都有着独到的作用,而对于清热解暑来说,唯白虎汤

2.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切勿按图索骥、盲目试药。

那么,白虎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伤寒论》记载,白虎汤由“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四味中药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按照仲景原意,将这四味中药,“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温服一升,每日三次。那么,白虎汤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白虎汤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气分热盛证,临床常以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有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为了更好的记忆,一般以大汗出、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四大”为特征。

白虎汤所用方药,以石膏用量最大,但是对于石膏的用量,历代存在争议。但历代医家对于石膏的用法,唯有近代名医张锡纯,深得仲景之旨,并大声疾呼,石膏“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但是,对于石膏这味中药,历代医家对它还是谨小慎微的,诚如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说“白虎骠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实际上,并非只是白虎汤,任何方剂,用对了才有效,用错了自然没效。对于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问题,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季节等,斟酌使用,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一般每剂以30~120g为妥[4]。

相关声明

对于白虎汤的禁忌症,主要有四点,第一是“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之”,这主要是通过以脉测证,认为脉浮弦而细,应当扶正解表,若误用白虎汤可能会伤及正气或者引邪入里,导致疾病缠绵;第二是“脉沉者,不可与也”,脉沉有力,可见阳明腑实,宜承气而不宜白虎,脉沉无力,多见肾阳衰微、浮阳外越,宜玄武不宜白虎;第三是“不渴者,不可与也”,如果是湿温,当化湿清热,不宜用白虎,如果是热入营血,应当清热凉血,也不宜白虎;第四是“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如果是津液大亏,无源作汗,应当养阴生津,不宜白虎,如果是表有寒邪,阻遏卫气,应当解表散寒,也不宜白虎。对于这四点,近代名医张锡纯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肯定了第一点和第二点,却否定了第三点和第四点,但是张锡纯所说,也不无道理,临床可参。

这是「神希园」的第 219 期原创

白虎汤不仅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而且现代药理对它的研究也颇为深入。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在解热、抑菌、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痛风、降血糖降脂作用方面均有研究[6]。而且,白虎汤有退热,保护肺组织,抑制皮脂腺增生,降低肿瘤治疗副作用,降低雌激素[7]等方面依然有着较好的作用。白虎汤在现代临床中还可用于治疗热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儿科疾病,内分泌科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神经痛,各类颅脑疾病,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药物中毒后的急救,五官科疾病,老年病,皮肤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其他疾病[7]等。

对于白虎汤的适应症,在《伤寒论》里主要涉及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不过后世医家将白虎汤作为阳明经证主方,与阳明腑证的承气汤并列。但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却提出了白虎汤“治下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随着《局方》的拓展,后世医家也逐步有了新见解,比如明代的《医学入门》中认为,白虎汤可治“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实际上,中医自古就有“异病同治”的理念,尤其是对于医圣张仲景所传经方,不要太过拘泥于《伤寒论》条文,活学活用和创新拓展才是硬道理。

END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将「神希园设为星标★保持沟通,一起前行

筑基进阶,不要错过!

正脉正宗正统正版,种下仙桃仙杏祖传师承学院私淑,培养名医名士学中医,有前途走进中医殿堂,必读名著经典

1.科普观点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前往医院就医。

白虎汤中的粳米,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常规的解释是,粳米益气和胃,与甘草共同起到佐使的作用,但是,粳米在白虎汤中另有玄机。原方煎服法中所说的是“煮米熟汤成”,从这里便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石膏的水溶性较差,但是在粘稠的米汤中不宜澄清,容易形成含有大量石膏微粒的悬浊液,而石膏与粳米配伍不是为了防止石膏大寒伤胃,而是为了摄取更多的石膏有效成分,由于米汤的吸收要比单纯的水溶液慢,这也就延长了石膏在肠胃中吸收的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3]。

不过石膏与知母二药的配伍,是十分奇妙的,诚如《本草正义》所说,“知母甘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清胃以生津液”,“佐石膏以扫炎”。石膏与知母相配,既能清阳明气分之热,又能润燥以滋阴,且石膏需打碎先煎,并宜大剂量应用,用于清热常与知母同用,其清热之力既迅速又持久[1]。石膏配知母,石膏知母二药相须为用,清热生津、润燥止渴,是治疗伤寒阳明病热证的经典组合,且二药配伍具有退热、抗感染消炎、降血糖等作用[2]。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告周知——

不知道如何学习?关注公众号@神希园本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留言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7]班文文,黎波.白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展[J].江西中医药,2020,51(11):77-80.

参考文献[1]熊曼琪.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吴施国.石膏与知母的配伍意义及机理[J].山西中医,2010,26(2):42.[3]张艳.谈白虎汤中石膏之用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39-140.[4]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钟相根.张仲景传世名方(伤寒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6]张学林,王素平.白虎汤临证应用综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57-58 62.

总体来说,白虎汤创方一千多年间,的确在临床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不过对于白虎汤的运用来说,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要遵循“有是证用是药”,只要符合白虎汤的四大证,均可按需使用;第二就是要严守“使用禁忌”,白虎汤的四大禁忌也要注意。白虎汤从最初的治疗气分热证,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在这千年的发展中,白虎汤经历了无数次的蜕变,已经成为了一个适用性强、临床效佳的千古名方。

白虎汤的配伍,究竟有哪些奥秘呢?全方以石膏为君药,辛甘大寒,既能外解肌肤之热,又能内清肺胃之火,还能生津止渴,可谓是“一举三得”;以知母为臣药,苦寒质润,泻火润燥,益阴止渴;以甘草、粳米为佐使,主要起到和胃护津,缓和苦寒重降药性,以防寒凉伤中,且使药气留连于胃的作用。四味中药,巧妙配伍,共同发挥清热生津、止渴除烦的妙用,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这样可使大热、大渴、大汗、大脉等诸症自解。对于白虎汤的君药,历代医家也有不同意见,比如金代医家成无己、明代医家许宏,认为白虎汤当以知母为君药,但清代名医柯韵伯、近代名医张锡纯则以石膏为君药,综合白虎汤的功效主治,以及方剂名称,以石膏为君药,更符合仲景原意。

自白虎汤创立以来,在临床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历代医家对它也十分推崇,而且白虎汤的现代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拓展,近年来白虎汤广泛应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大叶性肺炎等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辨证要点以气分热盛为主;白虎汤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外感发热,急性扁桃体炎;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三叉神经痛,中枢性发热,风湿热,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莱姆病,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儿科传染性疾病,儿科夏季热,术后感染高热,癌性发热,银屑病,药物性皮炎,口腔溃疡,正牙后口腔不良反应,口腔并发症等疾病[1]。白虎汤可用于治疗外感高热(上呼吸道感染),麻疹后高热不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肌肉收缩性头痛,高血压,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口疮,过敏性紫癜,痤疮,崩漏等[5]。

视频内策,敬请期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