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鱼对身体好(但这,3,种鱼千万别吃,小心致癌)
?
3. 鱼皮
很多时候,我们买来的鱼可能都是已经处理好的,已经没有鱼鳔了,但就蛋白质含量而言,鱼膘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比较高的,在 76%~79% 之间,脂肪含量也比较低,胆固醇含量也不高,是很不错的部位。
2. 鱼头

鱼虾类水产品,它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 15%~20% 之间,它的脂肪含量一般在 1%~10% 之间,碳水化合物在 0%~5% 之间,属于高蛋白、低脂肪、易吸收的动物性蛋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1. 未煮熟的鱼
此外鱼皮中还有一些风味物质,像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达 11.8%,所以鱼皮的味道是比较鲜美的。
适量增加鱼肉摄入还可以降低成年人脑卒中的发病风险。2018 年一项针对中国和美国近 50000 人的队列研究发现,鱼肉摄入高可降低中国人群脑卒中死亡风险,与从不摄入鱼类的人比较,每天鱼类摄入 0.1~33.3 克、33.4~68 克、大于 68 克的人群脑卒中死亡风险下降 30% 左右,而美国人群中未发现鱼肉对脑卒中风险的保护作用。

图片/摄图网
以我们常吃的剁椒鱼头(胖头鱼)为例,它的鱼头蛋白质含量高达 18.32%,此外鱼头中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发育,辅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2. 过度油炸的鱼
除了上述营养物质,鱼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A。不少品种的鱼每 100 克维生素 A 的含量可以达到 100 微克以上,像冷水型的红鳟鱼,维生素 A 甚至高达 206 微克。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钙、钾、镁、钠、锌、硒等微量元素。
鱼的 3 大营养价值
这 3 种鱼最好别吃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烹调鱼时,请确保鱼肉完全煮熟,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人体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使血管扩张,产生氧化血红蛋白血液病,增加致癌风险。
像不少人爱吃的烤鱼,就属于过度油炸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对健康可没有什么好处。
1. 鱼鳔
3. 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
鱼头的营养价值较高,比如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 B1 等多种营养元素。
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可以达到 30% 左右,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以红鳟鱼为例,它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甚至高达 80% 以上。
责编/陈晓冰
注意:鱼胆千万别吃!鱼胆中含有大量的胆盐、毒素和组胺,误食可能会造成肾脏衰竭或肝脏病变,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一定不要食用!
注意:鱼头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用量。
来源/CCTV生活圈
1. 高蛋白、低脂肪
多摄入鱼肉可降低中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一项对中国老年人群随访 5.3 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在 65 岁以上的成年人中,与食用小于 1 份/周(相当于 100 克)鱼的个体相比,食用 超过 1 份/周者的认知下降率平均降低了 35%。
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智力、视觉等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鱼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食物。但你知道鱼中的隐藏“营养王者”竟然是哪个部位吗?每周吃多少鱼合适呢?一起来看看~
审签/一帆监制/志飞
2023年
3. 腌制的咸鱼
首先,高温煎炸后的鱼肉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以及致癌物杂环胺。其次,鱼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鱼身上隐藏的“营养王者”鱼的不同部位也各有特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最好吃鱼 2 次或 300-500 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多摄入鱼肉可降低成年人全因死亡的发病风险,与从未食用过鱼的人相比,每天食用 60 克鱼的人群总死亡风险降低了 12%。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每周吃多少鱼合适?
最后,推荐大家使用清蒸的方式对鱼进行料理,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的营养,还避免了高油、高盐。
明明镜子里挺好看,为什么前置里那么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长相?
昨天医院里一起拍的合照到手了,但是身边几个小女生都在讨论:“为什么这照片怎么跟我一点都不一样?”“太失真啦!”“对啊对啊,怎么跟我手机自拍也差别好大啊!”生活中我们不少人都会这样感叹,觉得照片里的自己和镜子里平时看到的自己很不一样,那么究竟哪个才最接近自己的长相呢?镜子里的自己真的会比真实长相要好看吗?真人会比镜子里的好看吗?健康号2023-04-25 11:24:400000“复阳”越来越多,提醒中老年人:多吃“3宝”,润肺去燥精神好
导语:“复阳”越来越多,提醒中老年人:多吃“3宝”,润肺去燥,精神好!国家疫情放开后,阴性几乎清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已经阳过了。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并不是像别人所说的像感冒一样,比感冒发烧严重多了,最重要的是很多症状转阴后还会持续有,像咳嗽、头痛、全身疲乏等等,这些症状会反复的出现。健康号2023-05-22 05:59:470000做腻了俯卧撑?这4个变式动作,强势虐爆上半身肌肉
俯卧撑是我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训练动作,虽然这个动作看上去比较的简单,很容易操作,但是我们不能怀疑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动作,可以调动我们全身的肌肉参与,是一个很不错的综合性动作,但是如果做的时间长了我们也会对这个动作产生腻的心理,另外,我们的肌肉也对这个动作产生了记忆。健康号2023-08-12 09:38:290000纯中医治疗一例喘证,覆杯而愈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275天。男,73岁。气喘1个月。2022.02.06初诊:患者诉1个月前出现气喘,咳嗽,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我院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是依然气喘,夜间为甚,不咳嗽,无痰,无发热,无鼻塞流涕,无打喷嚏,口干不欲饮,口不苦,纳可,大便正常,睡眠欠佳,右关弦,左沉细,舌胖大暗,苔黄,唇暗。中医辨证:太阴病夹饮夹瘀。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