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起搏比例超20(40,或需生理性起搏,多心律学会指南)
4、对于右室起搏比例高(超过20%~40%)或患有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心室功能,以早期发现起搏或心室不同步诱导的心肌病。
来源:


指南引文中有44篇来自中国的研究,温州医大一附院的黄伟剑教授是编委会成员,指南也引用了近期JACC杂志刊登的南京医大一附院邹建刚和阜外医院樊晓寒教授的合作研究。
美国心律学会(HRS)、亚太心律学会(APHRS)和拉丁美洲心律学会(LAHRS)联合发布了心脏生理性起搏以避免和减轻心衰的指南。指南适用于正在考虑或正在接受心脏生理性起搏的心衰或心衰高风险患者。
2、CRT治疗心衰的证据强度远超过生理性起搏。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CRT可减少心衰症状,改善左室功能以及提高生存率。多数传导系统起搏的数据都是观察性的,缺乏关于存活率的长期数据。正在进行和计划中的研究可能会为传导系统起搏的使用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1、心脏生理性起搏(Cardiac physiologic pacing)是指旨在恢复或保持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心脏起搏,包括传导系统起搏(CSP)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传导系统起搏又分为希氏束起搏(HBP)或左束分支区域起搏(LBBAP)。
之前本刊一项Meta分析表明,左束支起搏治疗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安全有效。
6、对于LVEF 35%~50%的患者,预计右室起搏比例不到20%~40%,或不能从心脏生理学起搏明显获益的患者,选择传统的右室电极植入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右室起搏,或在有左束支阻滞的情况下选择生理性起搏是合理的。
9、新推荐:对于LVEF<35%,QRS同时存在<150 ms或≥150 ms时,且没有左束支阻滞的心衰患者,建议生理性起搏(2b类建议)。
对于LVEF 36%~50%、LBBB和QRS时间≥150 ms的心衰患者,用CRT或传导系统起搏以维持或改善LVEF为2b类推荐(新建议)。
10、在心脏生理学起搏器械的植入和随访期间,双室(CRT)或传导系统(传导系统起搏)的心电图采集必不可少。
5、对于需要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若预计心室起搏比例超过20%~40%,可考虑心脏生理学起搏,以降低起搏诱导的心肌病风险。
8、对于已应用指南指导的心衰患者,若LVEF≤35%、QRS时间≥150 ms、NYHA分级II~IV级,建议使用CRT(I类推荐)。
[1]2023 HRS/APHRS/LAHRS guideline on cardiac physiologic pacing for the avoidance and mitigation of heart failure. Heart Rhythm. May 20, 2023.
指南提出十大要点:
7、新建议:对于需要起搏治疗但LVEF正常的患者,可进行左束支区域起搏(IIb类推荐)。
在不能实施有效的CRT时,推荐使用心脏传导系统起搏(2a类推荐,新建议);对于QRS时间为120~149 ms的女性患者,CRT可获益(1类推荐)。
3、CRT的疗效有多种定义,包括改善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以及心衰、左室功能稳定,或预防心衰进展的临床指标改善。
颈围增粗,提示腹型肥胖!上海六院包玉倩等研究
内脏脂肪面积是诊断腹型肥胖的金标准,可准确、直观地反映内脏脂肪聚积,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腹部CT和MRI检查,但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又费时,且有射线辐射风险,不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常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包玉倩等发现,测量颈围这样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可辅助评估腹型肥胖。该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颈围的变化与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阜外医院姚焰等自制“瓣膜损伤器”,构建二尖瓣反流心衰模型
阜外医院姚焰、刘尚雨等构建了小型猪二尖瓣反流致心力衰竭模型,并发现,二尖瓣反流形成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心肌损伤与重构,可能由于H2S合成体系下降不能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研究者使用小型猪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二尖瓣腱索拉伤造成二尖瓣反流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他们在前期大动物二尖瓣腱索拉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自制的“瓣膜损伤器”,经心尖入路拉断二尖瓣后叶腱索以形成稳定的二尖瓣反流。北京胸痛注册研究:九成患者非正常工作时间就诊,有必要建立胸痛中心
薛军、皮林和胡大一等公布了北京急诊胸痛注册研究的结果。在正常工作日,北京的医院多在17:00下班。而该研究发现,下午四点至第二天八点上班之前就诊的胸痛患者比例达到了90.8%。加上周六日和节假日,估计超过九成的胸痛患者是非正常工作时间就诊的。作者也认为,“应加强非正常工作时间的急诊胸痛救治管理。”该研究还发现,胸痛患者占各中心日急诊总量的4.7%,占内科急诊量的10.5%。有高血压的人,每周运动420分钟最佳!山东近六万人研究
目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FuzhongXue等发表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周休闲时运动达到417min时,心血管获益达到拐点,此后随着运动时间延长,心血管获益不再那么明显地增加了。杨进刚阜外2023-09-17 09:00:51
0000每天半斤奶,远离心血管病!超9万国人分析
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等在9万余国人中进行的研究提示,每日适当多喝点牛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研究显示,与从不喝牛奶者相比,每天饮用牛奶150~300g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3%和19%。如果牛奶每天饮用量超过300g,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进一步降低,分别降低41%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