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七分饱(会延寿,Nature子刊研究)
研究者表示,减少热量摄入可能与其他的饮食干预策略有关,包括间歇性禁食和限时进食。在动物实验中,这两种饮食干预策略都具有与限制热量摄入相同的生物效应。
此前一些动物研究发现,如果将猴子或老鼠的食量减少30%,其寿命可明显延长,身体也更健康。
2月9日,Nature子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如果减少25%的热量摄入,2年时衰老速度就会减缓2%~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按照以往的研究结果,衰老速度减缓2%~3%,相当于10~15年内死亡风险降低10%~15%,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来源:Effect of long-term caloric restriction on DNA methylation measures of biological aging in healthy adults from the CALERIE trial. Nature Aging, 09 February 2023
因此,该研究对生物衰老速度的评估可能并不全面、准确。
研究者指出,这是在人类研究中首次证明衰老速度是可以被改变的。
该研究纳入220名无肥胖的健康成年人,随机分入干预组(145人)和对照组(75人),观察2年;干预组减少25%的热量摄入,对照组则对饮食随意控制。
但有专家认为,将热量摄入减少25%可能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策略。而且,该研究发现的衰老速度减缓,是根据DunedinPACE DNA甲基化算法来评估的,而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物年龄上并无明显区别。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话说三分满”。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明,“饭吃七分饱”是有科学根据的。
要想验证该研究的结果,未来需要开展长期随访研究,明确热量摄入干预对健康衰老终点的影响,包括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连医大夏云龙等称,室性早搏时间分布与心功能显著相关
近期,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心律失常事件本身的节律特点同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且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心律失常的内在特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等指出,心律失常事件的节律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表现,除自主神经张力等自身因素外,外界环境可能也参与其中,在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可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心房颤动节律指标丹麦研究称: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升高6倍
丹麦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比遗传易患糖尿病或不良健康习惯更为严重。具体来说,对于50多岁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肥胖的话,未来10年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6倍,远远高于不良生活方式(与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不运动)带来的风险或遗传倾向。重要的是,研究显示,生活方式不良和肥胖的人无论其遗传风险如何,都有更大的风险发生2型糖尿病。真实世界心梗患者高强度他汀治疗是否获益?CAMI研究1.5万人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研究团队利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数据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在真实世界中,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后主要启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不过他汀的初始用药强度与STEMI患者2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无关。JAMA内科子刊研究称,心脏病患者适量喝咖啡不会引发心律失常
喝咖啡是西方的一种饮食文化,欧洲人嗜咖啡如命,喝咖啡对于他们来说是每天例行的公事之一。随着西方文化的潜入,我国喜欢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如果医生告诉你说,因为你患有心脏病,而要限制喝咖啡,估计你会很“蓝瘦”,且“香菇”。不过,近日发表在JAMA内科子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许会让爱喝咖啡的你放心的喝咖啡了。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80岁有心血管病史者,若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死亡风险增加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80岁有心血管病史者,若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死亡风险增加。研究发现,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于70~79岁的老人而言,全因死亡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对于≥80岁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40%,有心血管病史者风险增加61%。同期刊发的述评标题则为:“老年人降压目标值,指南很多,困惑也多”。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7:11: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