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和美国研究均称:学历越高,心血管病风险越低
近日,美国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中年人,不管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随着每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升高,其终生(45-85岁)心血管病风险逐渐降低。
在低于高中学历的人群中,5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最高教育水平者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较最低学历者降低20%。
而近期,阜外医院何宏海、陈纪春和顾东风等也发现,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越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越高。
阜外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则越嗜好吸烟或饮酒。
因此,受教育水平可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知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而影响人群的健康。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有能力获得更多的健康相关知识,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倾向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研究纳入了13948名45~64岁的受试者,随访269210人年,发生了4512例心血管事件和2401非心血管死亡。
来源:[1]Kubota Y, Heiss G, MacLehose RF, et al.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ith Lifetim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JAMA Intern Med. 2017 Jun 12.
[Epub ahead of print]
[2]何宏海,陈纪春,杨学礼,等. 中国成年人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469-47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1
相关推荐
日行8000步让死亡风险减半!JAMA刊登追踪10年研究:每日走不到4000步者死亡风险最高
迈开腿走路是最简单的锻炼方式了,近日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天走路步数多,10年死亡风险低。这项研究10年随访数据显示:平均每日走路不到4000步的人,每年每1000人中有76.7人死亡;平均每日走路4000~7999步者,每年每1000人中有21.4人死亡;平均每日走路8000~11999步者,每年每1000人中有6.9人死亡;脓毒症患者出现射血分数下降和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脓毒症患者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心室扩张,血压下降,这种脓毒症导致的情况叫心肌抑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脓毒症患者,有一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而心肌抑制导致的病死率高达70%~90%。怎么处理心肌抑制?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广平、李真玉等就此在本刊进行了阐述。合并慢性肾病的NSTEMI也应支架治疗!JAHA杂志研究
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心梗患者介入手术对比剂诱发肾病的风险增加。目前的指南认为,与药物治疗相比,缺乏证据支持血运重建在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有益作用和安全性。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2:05:34
0000影像组学技术助力冠脉CT判断左心耳血栓!解放军总医院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部分学者已利用影像组学技术开展了血栓预测方面的研究,初步发现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对左心耳血栓识别效能提升具有增益价值。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学者发表研究也发现,影像组学技术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效能。加拿大预防部门建议:65~80岁男士应筛查腹主动脉瘤
近期,加拿大预防保健工作组更新腹主动脉瘤筛查指南,建议65~80岁的所有男性接受超声筛查腹主动脉瘤,不建议80岁以上的男性和所有女性筛查腹主动脉瘤。指南指出,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高龄和腹主动脉瘤家族史。指南工作组指出,65-80岁的男性中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是相同年龄段女性的4~5倍。因此,女性从腹主动脉瘤筛查中可能不太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