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左室血栓(该怎么管理,加拿大学者综述)
北京安贞医院一项研究显示,心衰合并左室血栓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3个月时左心室血栓完全溶解率近70%,与华法林疗效相当,且出血并发症相对较少。
[2]姚艳,崔晶,王悦,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对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379-382.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1.04.010.
近日一篇文章认为,在急性心梗后48小时内未发现左室血栓的高危患者,应在心梗后2周再次检测。
一项研究发现,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的心梗患者中,服用华法林较服用利伐沙班者新发体循环栓塞比例高(17.1% vs 3.6%),出血比例相似。
文章指出,临床医生在进行抗凝治疗3个月后,在进行影像检查的同时,还应考虑出血、支架血栓形成、左心室血栓消退及新发风险,已决定继续或中断抗凝治疗。
[1]Toufic El Hussein M, Mikhail M.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Manag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 Post-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mens Crit Care Nurs. 2022;41(6):313-320.

绝大多数左室血栓相关栓塞事件发生于心梗后3~4个月。
AHA声明建议,心梗后左心室血栓患者通常给予连续3个月的抗凝治疗,并在此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STEMI指南建议,对于左心室血栓可用华法林抗凝,将INR控制在2.0~2.5。
我刊一项研究显示,左室血栓心梗患者有16.9%发生体循环栓塞。
来源:
订阅点击:
在诊断方面,小血栓、心尖部血栓易被心脏超声漏诊,心脏磁共振是诊断左心室血栓的最佳手段。
不过鉴于临床实际,建议对超声窗较差、心尖部运动异常的患者进行超声对比剂显像或磁共振检查;或对无对比剂回声且心肌部运动减弱的心梗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
[3]晁鹏,李杰,陈晓洋,等.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情况及不同种类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184-118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7.12.008
急性心梗后,有15%的患者仍发生左心室血栓。
绝大多数左室血栓可在心梗后2周可检测到,但也有4~6个月迟发血栓的报道。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分析显示,国人三分之一有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超过英国人。就饮食而言,经常进食什么能阻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步伐”?近期发表在JAHA上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显示,经常吃蔬菜,有助于延缓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这也是少有的几项探讨不同蔬菜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潜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兰花、菜花、卷心菜和紫甘蓝效果最佳。老年人不恰当用药筛查工具:心血管病患者须警惕的24种危险用药方式
其中在心血管领域,有以下24种潜在不恰当用药情况:(1)地高辛用于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2)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用于NYHAⅢ级或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加重心力衰竭)。(3)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䓬联用(存在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4)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动过缓(<50次/分)、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搏停止的风险)。中国25年来医疗能力和质量分析:脑血管病进步不明显,冠心病治疗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应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对冠心病的医疗能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在脑血管病领域表现较差。医疗可及性和质量(HAQ)指数是反映医疗系统及时、有效地发现、管理、治疗从而避免疾病死亡能力的重要指标。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6:00:3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