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血压波动大(预示病情进展,中国慢性肾病研究新分析)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明辉、王玉等发表的一项针对中国慢性肾脏病队列研究的最新分析提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24小时内血压波动幅度(收缩压变异性)与透析或肾脏移植风险独立相关。 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中位随访4.9年期间,慢性肾脏病患者24小时内血压波动幅度每增加10 mmHg,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的风险增加47%。 其中,日间收缩压波动幅度每增加10 mmHg,患者需要透析和(或)接受肾脏移植的风险增加36%。但夜间收缩压波动幅度与上述不良肾脏事件无明显关联。 与收缩压波动幅度处于最低四分位的患者相比,收缩压波动幅度处于最高四分位的患者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的风险增加60%。 研究者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短期血压波动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是一个潜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不单纯是生理反应。 在该研究中,随着血压波动幅度增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即慢性肾脏病越来越严重,患者中开始透析和(或)肾脏移植这一复合肾脏终点的发生率也升高。 研究者表示,如果该研究结果经未来更多研究证实,那么在管理慢性肾脏病患者时,应该评估短期血压变异性,并及时进行干预,这样可能会延缓肾脏病进展。 该研究一共纳入142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9.4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50.5 ml/(min·1.73 m2),尿蛋白0.9 g/d,平均24小时收缩压波动幅度为12.6 mmHg。 收缩压波动幅度与高龄、24小时收缩压、血压昼夜节律(勺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呈独立正相关关系。 4.9年随访期间,237例患者开始透析或接受肾脏移植。 中国慢性肾脏病队列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从全国22个省39家临床中心一共纳入37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 来源:Short‐Ter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Kidney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sults From C‐STRIDE. J Am Heart Assoc, 6 June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香港研究:二手烟危害儿童眼睛
二手烟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近日一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又添一条罪证:二手烟危害儿童眼睛。研究显示,在考虑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出生体重等影响因素后,二手烟暴露与眼部脉络膜变薄有关,同时脉络膜的变薄也与家庭吸烟者人数增加、吸烟数量增加有关。而脉络膜层之于眼睛健康非常重要,其主要功能是为视网膜提供氧气和营养,并调节温度和眼压。首个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国际共识:所有患者都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受累
根据蒋雄京教授等公布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指原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的动脉壁肌性病变所导致的体循环中动脉狭窄,好发于肾动脉,也可累及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肠系膜动脉、髂动脉等,一般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多见于女性。有冠心病,轻度营养不良也增死亡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刘勇等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营养不良是增加远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显示,与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相比,轻度、重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增加37%、79%和182%的全因死亡风险。此外,考虑到检出情况,轻度营养不良归因分数最高,为19.49%。图1远期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2:31:17
0000我国近14万人平均8年跟踪调查:约8%的高血压由超重和肥胖所致
阜外医院陈纪春、冯宝玉等通过对全国近14万人平均8年的随访调查发现,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在女性和中青年人群中尤甚。研究显示,由超重/肥胖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归因百分比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7.4%和8.8%。太极、气功和八段锦等中国式健身走红国外媒体:可预防41%的冠心病
最近上海体育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一项Meta分析在JAHA杂志发表,证实太极、气功和八段锦等中国传统的健身这几个手段能够让心血管病患者获益。国外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研究者对35篇随机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传统的健身方式可使收缩压降低9.12mmHg,舒张压降低5mmHg。甘油三酯水平降低0.33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