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哮喘患者易犯房颤!Circulation子刊称:炎症是二者共同危险因素
2月4日,Circulation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学子刊发表的MESA研究最新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哮喘患者容易出现房颤,其发生房颤的风险是无哮喘人群的1.5倍。 研究者发现,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D二聚体等炎症标志物可预测房颤风险,但是校正这些炎症标志物后,持续性哮喘与房颤之间的关系不受影响。 研究者指出,炎症是哮喘和房颤的共同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的确最高,但炎症标志物似乎不影响哮喘与房颤之间的关系,说明两者之间有另外的关联途径。 该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应该告知哮喘患者坚持有利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健康饮食。这些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哮喘。 MESA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这项最新分析利用其中6615例基线无心血管病的受试者数据。 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中位随访12.9年期间,无哮喘者、间歇性哮喘患者、持续性哮喘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0.11/十人年、0.11/十人年、0.19/十人年。 持续性房颤是指:每天需要用药控制的哮喘;间歇性哮喘是指:不需要每天用药控制的哮喘。 来源:Persistent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Originally published 4 Feb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1
相关推荐
介入相关心梗诊断标准之争!欧洲胸心外科学会发出声明, 撤回2018版血运重建指南冠脉左主干病变的建议
近期,欧洲胸心外科学会(EACTS)发出声明,基于BBC报道的EXCEL研究数据可能造假,EACTS官方宣布撤除对2018版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左主干章节的认同与支持。EACTS邀请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重新一起编写该章节,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利益。BBC调查报告称,EXCEL试验的研究者掩盖了关键数据,因此,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正式撤回对当前治疗冠脉左主干病变的建议。【喘气都长肉】汽车尾气“增肥”
我们常说:喝水都长肉,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喘气都要长肉”,胖人是不是真的没法活啦?当然不是,那得看你呼吸的是什么空气。对于生活在频频发布雾霾红色预警的北京市民,还真要警惕“喘气都要长肉”的风险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公共健康调查员HongChen等发现,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病指南》:有三件事比控制血糖重要
近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指南强调了以下八个重要观点。1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其意义超过控制血糖。2服用他汀的重要性超过控制血糖。3对于已患心脑血管病或极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比控制血糖重要。4控制血糖对预防微血管病变有明确证据,应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血糖控制。中国心梗注册研究:TIMI和 GRACE评分预测效果相当,但均较复杂
如何更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应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还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近日阜外医院杨跃进、高晓津等研究显示,TIMI和GRACE两种风险评分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预测价值基本相当,但由于纳入变量多,评分较为复杂,妨碍了这两种评分模型在临床中的使用。阜外医院李建军点评百年胆固醇学说:尚未发现人类LDL-C下限值
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百岁胆固醇学说这样认为。前几天,美国心脏协会(AHA)新颁布的胆固醇指南就支持胆固醇“低一点,好一点”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