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可全面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阜外医院赵世华等综述)
文章还指出,AI 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已有学者将常规成像方式与 AI 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诊断评估。
这些技术可用于鉴别心肌肥厚病因、提示风险分层、指导个性化管理、评估疗效及预后。
研究数据表明,心脏磁共振通过多参数识别左心室肥厚及重塑模式,监测左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仅利于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还可补充参考指标指导临床干预和管理。
另外,新兴的旋转坐标系下时间常数(T1ρ)成像无需对比剂就能检测到心肌胶原含量改变并反映纤维化改变,但该技术尚不能量化,有待验证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能。

而肥厚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心肌中层、局灶性强化更常见,可伴有典型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增加及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有学者通过采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T1 mapping 图像进行纹理分析,从而鉴别二者弥漫性和局灶性纤维化的组织信息差异,基于支持向量机器方法的准确率为 86.2%,基于测试验证数据集方法准确率为 80.0%,表明 T1 mapping 图像纹理分析比 T1 值有更高诊断价值。
长期以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依赖于病史、体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但缺乏特异性。
来源:向晓睿,赵世华. 高血压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现状与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1069-1072. 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10.017
文章指出,心脏磁共振可鉴别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向心性左心室肥厚,延迟强化很少累及室间隔。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血管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疗和干预有助于减轻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在本刊发表综述,结合近年来发表的多项研究结果指出,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为心血管疾病提供结构功能和虚拟病理信息,结合新兴AI 技术优化扫描及后处理方案,为无创定量全面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提供了可靠方案。
Stroke杂志刊登CSPPT最新分析,根据基因补充叶酸更加精准
已有研究证实,如果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中风的危险增加,尤其是有高血压的人。但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蔡业峰教授等在Stroke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利用中国卒中一级预防试验(CSPPT)中数据首次发现,特定基因型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中风危险增加,而且在不同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中,能够从叶酸中获益的人群也不一样。印度研究:秃顶比肥胖更易患心脏病
印度学者发现,40岁以下秃顶和头发过早花白的男性容易患冠心病。而且秃顶和头发过早花白作为心脏病的风险因素,比肥胖更危险。该研究数据显示,患有冠心病患者中有50%在40岁之前头发变白,而对照组有30%在40岁之前头发变白。同样,患有冠心病患者中有49%是秃顶,而在对照组中仅占27%。Hypertension一项研究称: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增加心境障碍风险
有没有想过开心或不开心,或一部分是由于当天服用的降压药在悄悄影响着你?近期发表在Hypertens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会增加心境障碍风险,而ACEI/ARB却可降低这种风险,噻嗪类利尿剂则对人的情感“无动于衷”。这里的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所谓的双相,就是抑郁和躁狂了,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就会表现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世卫组织饮酒与健康报告发布,中国被严厉批评:酒精消费增幅76%,酒精性肝病比例翻倍,6%的男士死于饮酒
中国有些地区的餐桌上,喝起酒来可以说不要命,听听段子就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6:26:21
0000我当年在ESC现场采访Yusuf Salim
PURE研究是2013年ESC研究热线(hotline)公布的第一项研究,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研究纳入17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628个城乡社区的超过15万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是一项观察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研究。以往研究都是基于医院的,即研究人群从医院入选,而PURE研究的研究人群来自社区,调查了真实生活中的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4:3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