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易感儿童(电子游戏可致严重心律失常,澳大利亚研究)
近日澳大利亚学者发表的研究表明,电子游戏会促使心律失常易感儿童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
在心脏事件发生时,许多患者处于兴奋状态,或刚刚游戏见了输赢,或与同伴发生了冲突。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群“猝死”和“游戏”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
研究者指出,对于已确诊的心律失常,以及存在任何病因不明劳累性晕厥的儿童,应该就高强度电子游戏的风险进行咨询和评估。
玩电子游戏已经被证实能明显加快心率,而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还会缩短心室动作电位时程,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是长QT综合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指出,虽然游戏引发猝死的现象并不常见,但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研究者认为,与电子游戏环境相关的肾上腺素刺激是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研究者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在所发现的22则病例报告中,多人战争游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诱因,而且一些儿童死于心脏骤停。
研究者指出,对于那些玩电子游戏时突然失去意识的青少年,应去看看心脏科医生,因为这可能是严重心脏病首现的蛛丝马迹。
而这种易感性,之前往往并未被意识到。
此外,研究者强调,电子游戏并不总是竞技性运动外的“安全选择”。
来源: Life-threatening cardiac arrhythmia and sudden death during electronic gaming: An international case ser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 Heart Rhythm (2022). DOI: 10.1016/j.hrthm.2022.08.003
而随后的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也让这些儿童面临持续的风险,其中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和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 1型和2型是最常见的潜在原因。
在患者中,潜在的基因变异发生率较高(63%)。
当前指南多对潜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强度作出了明确推荐,以避免剧烈运动和参加竞技类运动,但却忽视了电子游戏之类的危害。
张澍等总结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进展:药物及电复律并不优于室率控制
心衰和房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两大心血管疾病,经常共存,预后不良,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治疗挑战。对此,阜外医院马文韬、张澍等总结了目前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进展,供临床医生参考。1、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房颤和心衰的第一线药物。2、洋地黄类药物可应用于心衰急性发作时房颤伴快心室率,或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症状的LVEF≤40%的患者,或不能耐受室率控制者。适量吃多种蛋白质,可防高血压!Hypertension中国研究
根据Hypertension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适量吃多种蛋白质可降低新发高血压风险。研究纳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12177名居民,调查了8种主要食物来源的蛋白质摄入量和种类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6.1年的中位随访期间,研究首次发现,蛋白质来源的多样性评分与新发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性关联。蛋白质来源多样性得分较高的居民,新发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降低,每增加1分,风险降低26%。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2:31:31
0000血压130~139/80~89,也要考虑吃降压药!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根据2017年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定义,血压为130~139/80~89mmHg为1级高血压。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新指南建议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指南并未给出明确的治疗建议。阜外医院治疗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肥厚型心肌病的经验:左室血栓和室速发生率高
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分析了18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其中有24例存在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发生率为1.3%。研究者强调,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虽少见,但不罕见,应引起注意。因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存在会导致持续的室速和左室血栓,以及左心室功能障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而且这类患者会出现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应注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鉴别。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7:45:53
0000不同血压水平,首选运动方式不同!欧洲运动降压处方共识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2017年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缺乏身体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协会(EAPC)和ESC高血压理事会发表了有关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共识文件,认为对于高血压患者,运动降压确实有效,并提出根据血压水平,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降压。【查看全文】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2:00:3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