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衰(三指标与左室血栓大小有关,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
这提示早期干预心衰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控制炎症可能有助于减缓血栓进展,改善预后。
研究共纳入 322 例住院心衰患者,55.9%有心梗病史,24%合并糖尿病。
左心室血栓引起的猝死、心原性脑卒中、冠状动脉血栓栓塞、系统性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
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发现,对于心衰患者,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影响左室血栓面积。
来源:黄丽燕,翟玫,赵雪梅,等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血栓面积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4:817-823.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8.010.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可见全文】
此外,炎症、心力衰竭和血栓常常合并存在并相互促进,在临床实践中控制炎症,或采用他汀或地中海饮食调整控制亚临床炎症,不仅有助于改善心脏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相关不良事件风险,还能避免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大面积左心室血栓及继发不良事件。
研究者认为,抗凝是左心室血栓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抗凝治疗最佳持续时间的共识。
血栓大小由影像学检查确定。将322例患者平均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血栓组。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大面积左心室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高强度抗凝和长期抗凝带来的出血风险。
研究者指出,心衰是左室血栓最常见的诱因,但血栓形成和进展的机制尚不明确。
0000
相关推荐
质子泵抑制剂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不论是一入院开始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还是入院后继续用,都会增加患者住院后死亡风险。研究者认为,PPI的这种风险可能是因为患者用药后胃酸减少而增加了感染机会所致,尤其是可以引发肺炎,或感染艰难梭菌。为此,研究者认为,对于那些有上消化道出血高风险或有死亡风险,且有较低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或艰难梭菌感染罹患风险的患者,才应该考虑预防性应用PPI以免出现消化道出血。韩雅玲等研究称:有一部分人接受1年双抗治疗获益更大
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疗程目前仍无定论。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等对I-LOVE-IT2研究进行分析后认为,如果患者DES术后残余SYNTAX评分较高(>0分),最好是接受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测心血管病,残余胆固醇优于LDL-C!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一直以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测心血管病风险的常用指标!近年来,残余胆固醇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残余胆固醇为总胆固醇减去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一项研究称,预测心血管病风险,残余胆固醇优于LDL-C。研究者发现,对于LDL-C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残余胆固醇水平>24mg/dl时患心脏病或脑卒中风险增加40%~50%。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3:11:44
0000有牙周病,房颤风险高!韩国研究
一项来自韩国的全国性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人房颤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有慢性牙周病者,而牙周病治愈后,房颤风险明显降低。该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4.3年期间,有慢性牙周病者的房颤风险最高,其次是新发牙周病者、牙周病治愈者、无牙周病者。与慢性牙周病者相比,牙周病治愈者的房颤风险降低了3%。而与无牙周病者相比,新发牙周病者的房颤风险增加了4%。牙周病治愈者的房颤风险则与无牙周病者相似。同济医学院14万国人研究:≥40岁人群超四成血脂异常,22%甘油三酯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卢祖洵等对全国近14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我国≥40岁人群超出四成人血脂异常,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普遍。研究显示,城乡血脂异常患病率相似,但各血脂组分城乡不同。除了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城里人更常见,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胆固醇和高非HDL-C乡村居民更多见。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3:16: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