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公共场合心原性猝死(公众是主力军,ESC指南)
指南建议对多由猝死患者进行全面尸体检剖,尤其是50岁以下者,以明确遗传性疾病的可能原因以及潜在作用。
除了广泛培训心肺复苏与AED外,ESC指南还就心原性猝死患者和家属的评估给出了建议。
就冠心病患者而言,尽管当前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和存在心衰症状的心梗或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仍存在心原性猝死风险,必要时置入心脏复律除颤器以预防。
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均已达成共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AED。
[1]2022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
8月26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和预防心原性猝死指南。
指南强调,学校和社区基本生命支持培训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应该学习心肺复苏。
“每个人,包括学龄儿童,都应该学习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化体外除颤器(AED),以挽救更多生命。”他指出。
北汪芳教授牵头发布了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也指出,公共场所都应考虑设置 AED,并建议,对于初始运动、新发症状、拟提升运动强度的人,推荐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进入相应的评估流程。
对于心脏骤停幸存者,如无明显非心脏原因,建议有多学科团队进行检查,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另外基因检测或有助于识别其中突变,如患有遗传性心脏病,则应在专科诊所对其亲属进行评估。
在运动员中,心原性猝死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及以下人群发生率为0.4~3/10万,而35岁人群为2~6.3/10万。

其中中老年运动员中,心原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脉疾病。
“公众是救治公众场合心原性猝死的主力。”主要撰写专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Jacob Tfelt-Hansen指出。
为此,该指南建议,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应接受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相关培训。
此外,急救服务利用移动电话定位并激活患者附近志愿者,尽早开始心肺复苏也是关键。
如果有疑似遗传性心脏病时,应就其亲属进行专业检测。
而据报道,在配备AED的体育中心,心脏骤停后存活率较高,神经系统预后良好。
每年全球有多达600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但幸存者不到10%。
来源:
这份指南也要求在商场、体育场和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配备更多自动化体外除颤器(AED)。
在50岁以下心脏骤停患者中25%~70%患有遗传性心脏病,其家人也通常为高危人群。
JAMA杂志发布中国最新食盐和钠摄入报告:吃盐减少,但钠摄入量相当于14克盐
近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吴永宁教授等在《JAMA》上发表了“中国食盐与钠摄入量”的最新调查数据。该数据显示,2000年~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居民平均食盐量从11.8g/d降至9.2g/d,下降了约22%。但成品食盐只是中国人摄入钠的来源之一,酱油等调味品以及咸菜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盐分,但通常没有计入盐摄入量调查中。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口腔卫生比抗生素更重要!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预防草绿色链球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科学声明。草绿色链球菌多聚集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声明指出,对于接受牙科手术的某些心脏病患者而言,预防口腔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比使用抗生素更重要。这份新声明肯定了之前2007版指南的建议,即在某些牙科手术前,仅四类心脏病患者需处方抗生素以预防草绿色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国心血管病地图:黑龙江和吉林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疾病负担最高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报告显示,虽然过去近30年时间,我国在控制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我国各类心血管病负担存在巨大地区差异。【文件下载】心血管病负担区域差异显著总心血管病负担最高的省级行政区为西藏(10344人年/10万),其次是新疆、青海、黑龙江和贵州,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均高于7000人年/10万。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2:16:48
00002018美国运动指南:运动获益有新证据,倡导“走、跑、跳、玩”多样化运动
今年年初,2018年美国体力活动指导咨询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科学报告,详细总结了近十年来体力活动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循证证据,并指出体力活动是改善公共卫生的最佳选择。以该科学报告为依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发布了第二版《体力活动指南》,新指南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了有实质性健康益处的体力活动类型和数量。杨进刚阜外2023-08-25 03:26:35
0000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一晚醒来多次: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
在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ESC)年会上报道的西班牙PESA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一晚醒来多次,会增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而且研究还发现,夜间醒来次数越多,其颈动脉或股动脉区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越多。具体而言,与每晚睡7~8小时的人相比,在考虑体力活动、抑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后,每晚睡眠时间不够6小时的人其冠状动脉上的斑块体积增加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