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后不吃东西(减肥更有效,JAMA子刊随机对照研究)
两组在心脏代谢危险因素、进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情况相似。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限时进食,即将一天内进食时间限制在某一特定时间窗(例如8小时),有助于减重。
在减重的同时,尽早限时进食组的舒张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4 mmHg),患者的情绪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
尽早限时进食组的减重效应相当于每天的热量摄入额外减少了214 kcal。
8月8日,JAMA内科学子刊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提示,在每天限制热量的基础上,尽早限时进食(early time-restricted eating),即每天在早7点至下午3点之间的8小时内进食(晚上不吃),与每天进食时间窗≥12小时相比,可更有效地减重。
来源:Effectiveness of Early Time-Restricted Eating for Weight Loss, Fat Los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in Adults With Obesit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8, 2022.
这项为期14周的平行分组、随机临床研究一共纳入90名肥胖成年人(25~75岁),所有人在接受减重治疗(限制热量)的基础上,随机分入尽早限时进食组(在早7点至下午3点间进食)或对照组(进食时间窗≥12小时)。
结果显示,尽早限时进食组的体重减轻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3 kg vs. 4.0 kg),但在体脂减少方面与对照组相似(4.7 kg vs. 3.4 kg),两组的体脂与体重减轻比例差异也相似(相差-4.2%)。
该研究纳入的肥胖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3岁,平均体重指数为39.6 kg/m2,80%为女士。尽早限时进食组每周平均有6天遵循限时进食规定。
在包含59人的次要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尽早限时进食组在减少体脂和躯干脂肪方面更有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新型抗凝药优于华法林,标准剂量减少栓塞,低剂量减少出血! Meta分析
既往已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以及针对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对于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疗效优于华法林。1月5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通过汇总分析单个患者的数据后进一步证实,在房颤患者中,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更加安全、有效,年轻患者获益更大。压力山大,或心理有问题,和房颤互为因果!JACC子刊综述
压力、抑郁和焦虑,可通过激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扰乱自主神经和免疫过程,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或改变人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从而增加高血压、心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近期,JACC子刊一项综述指出,房颤与心理疾病之互为因果。压力和焦虑常为房颤的诱因,而一旦发生房颤,人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是一个恶性循环。杨进刚阜外2023-09-24 08:42:26
0000中年人每天锻炼10分钟,可防大脑衰退!美国研究
近期一项美国研究显示,中年人每天进行仅进行10多分钟的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就有助于保养大脑。研究显示,与那些没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中年人相比,休闲时进行中-高强度运动中年人,晚年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降低32%,而且脑白质更为完整。而那些中年时没有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25年后大脑发生病变的风险高出47%。意大利研究称,红曲米也可致肌病和肝损伤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发现红曲(RedYeast)中含有天然降脂成分莫那可林,其化学结构与洛伐他汀类似。目前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降脂药物血脂康主要原料就是红曲。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的患者,含红曲的膳食补充剂或药物是不错的选择。然而,近期公布的一项意大利研究表明,其实红曲米也与他汀一样,会导致肌肉和肝脏受损。这项研究利用意大利自然健康产品监督系统,对红曲米的可疑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中年女士生理性潮热,预示心脏病风险高
女士们一到中年,尤其是在绝经期,多会有潮热,而近期一项来自瑞士的研究显示,年轻一点的女士常发生潮热可能还预示较高的心脏病风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在防治冠心病中尤为重要。而该研究显示,40~53岁较年轻女士出现潮热以及生理性潮热发生次数,多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