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餐催人胖()
[1]2015年中国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对肥胖的影响. 卫生研究. 2021, 50(03): 395-400.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轻人(18~44岁)、男士、城市居民、大专及以上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元者、未婚者、在职人员、在校学生选择在外就餐的行为更为普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丽云等发现,我国中青年人中,一周内三餐中在外就餐的比例达到了36%,而男士每周在外就餐的次数超过14次时,肥胖的风险增加80%。
23.2%的儿童报告有外出就餐,每周外出就餐1~2次、≥3次的儿童分别占10.9%和12.3%。
另外一项研究从2010~2012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纳入6~17岁儿童,其中男孩7685人,女孩7576人。
[2]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eating out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children aged 6-17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021 May 28;21(1):1005.
与不外出就餐的男孩相比,每周外出就餐≥3次的男孩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增加20%。但在女孩中,外出就餐频率与超重和肥胖无关。
进一步分析表明,年龄较小、农村、低收入家庭、休闲时间规律运动、休闲时间久坐不动(每天久坐>2小时)的儿童外出就餐的可能性更高。
而另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的分析表明,6~17岁的男孩如果每周至少外出就餐3次,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20%。
超重与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近二三十年来全球超重与肥胖率急速升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就餐习惯变化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2.2%的中青年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1~6次,15.8%在外就餐7~13次,8.1%在外就餐14~21次。
来源:
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中青年男士一周在外就餐14~21次时,肥胖风险增加80%。但是,女士在外就餐的频率与肥胖风险无明显关联。
赵丽云等的研究于2015年从全国31省302个监测点纳入53 887名18~59岁的居民,发现他们过去一周内三餐中在外就餐的比例为36.1%,其中18~44岁和45~59岁在外就餐的比例分别为41.3%和24.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FDA禁止使用有粉手套:可致呼吸道炎症、哮喘和呼吸困难等
外科手术手套是医生常用之物品。12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最终禁令,禁止医疗机构使用有粉的手套。并且这则禁令在30天后将正式生效。在2016年3月时,FDA就发布了《关于使用粉外科手术手套、检查手套及用于润滑外科手术手套的可吸收粉末的禁令》的提案。这次则是彻底敲定了这一禁令。人工智能推导的LDL-C公式有优势! 云南阜外医院研究
近期,ChatGPT的出现颠覆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也不断有新的突破。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者通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推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的方法(LDLETR模型)。测量LDL-C浓度的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法和公式法(LDL-M公式、LDL-S公式和LDL-F公式)。直接测定法结果较为准确,但会增加一定医疗开支。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9:21:58
0000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等报告17例横纹肌溶解症诊治经验
横纹肌溶解症,约有15%~40%的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死率高达20%。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冯颖青等通过分析该院心内科救治的17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也发现,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研究者推测,心内科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多与他汀类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有关。这17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均因心血管病相关症状入院,最终7例死亡,10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