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原文】美更新顽固性高血压科学声明:睡眠不好,血压不易控制;还可考虑换氢氯噻嗪为寿比山
9月13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新的顽固性高血压诊治科学声明。AHA曾于2008年首次发表顽固性高血压诊治科学声明。【点击下载原文】

定义更新:应用≥4种降压药即便血压达标也是顽固性高血压
2018版科学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最大的特点是,修改了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使其更具体。
声明特别说明,顽固性高血压的新定义既包括未控制住的高血压,也包含已控制住的高血压,主要取决于患者应用的降压药物种类。
声明明确,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应用最大剂量或最大可耐受剂量的3种不同降压药物(通常包括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但血压仍未达标。另外,需要服用≥4种降压药物血压才能达标的情况也考虑为顽固性高血压。
声明指出,临床医生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降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并非真正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有几种情况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假象。
首先,患者是否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很关键。声明指出,在需要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中,50%~80%并没有正确服药,要么是降压药比较贵,要么就是药物有副作用。
另外,临床医生在诊治高血压患者时,要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拟交感胺类药物(如安非他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以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卡因、抗抑郁药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升高血压。
还有一种顽固性高血压假象是白大衣高血压,即在医生诊室量的血压高于家庭自测血压。声明建议,为了去除白大衣效应,鼓励患者在家多次自测血压。
临床医生还应注意排除患者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注意有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约2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这种疾病。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有:慢性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主动脉缩窄等。

顽固性高血压的评价流程
改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DASH饮食、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声明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防治非常重要。一旦患者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确诊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医生首先应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
临床研究证实,坚持DASH饮食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禽肉和鱼肉,限制红肉和高糖高盐食物)可降低血压。部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对盐特别敏感,因此要尤其注意控制盐的摄入。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维持健康体重,多进行身体锻炼,戒烟、戒酒,保证每晚不中断睡眠至少6小时。
药物治疗分六步

第一步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声明指出,临床医生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评估患者是否已经服用对其最有效的降压药物,是否已用至最大剂量或最大可耐受剂量,并进行降压方案调整。以及是否坚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睡眠、锻炼、减轻体重和健康饮食。


第二步
根据最新的证据,声明建议,临床医生可考虑将常用的利尿剂氢氯噻嗪换成氯噻酮或吲达帕胺。中国的吲达帕胺商品名为寿比山。


第三步
可考虑加用盐皮质受体拮抗剂(MRS),如螺内酯或依普利酮。


第四步
如果血压仍然控制不佳,可逐步添加有互补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
如果心率≥70次/min,可考虑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α和β受体阻断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如β受体阻滞剂禁忌,可考虑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如每周用一次可乐定贴片或睡前用胍法辛)。如果这些药物都不耐受,可考虑每天一次地尔硫卓。


第五步
如果血压还不达标,可在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肼苯达嗪(25 mg,每天三次,可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肼苯达嗪必须在每天应用3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基础上应用。


第六步
如血压仍未达标,可将肼苯哒嗪替换为米诺地尔(2.5 mg,每日2~3次,可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若血压仍未达标,就需要转诊至高血压专科医师那儿就诊或接受新药试验了。

首次阐明:睡不好觉与血压控制不佳有关
声明首次指出,睡不好觉与血压控制不佳有关。
有一种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叫伪嗜铬细胞瘤(pseudopheochromocytoma)。许多有伪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睡眠质量不好,而睡眠障碍会升高血压,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也存在睡眠剥夺(每晚不中断的睡眠时间<6小时),这种情况也能增强交感神经活动,从而升高血压。声明指出,连续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高血压疗效很有限。
因此,临床医生应多询问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尽量保持正确的睡眠模式,同时应用阻断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声明提醒,如果患者正服用利尿剂且未坚持低盐饮食,夜间就会频繁排尿,从而影响睡眠。而且,利尿剂会增强交感神经活性,而螺内酯会抑制这种活动,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无影响。
来源:Robert M. Carey, et al. Resistant Hypertens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13 Sep 2018. DOI: 10.1161/HYP.0000000000000084
骨质疏松,与冠脉钙化相关!阜外高晓津、刘梦苑等Meta分析
阜外医院高晓津、刘梦苑等发表在本刊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骨质疏松症与冠脉钙化显著相关,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和腰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冠脉钙化风险较高。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骨代谢异常在冠脉钙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明确冠脉钙化早期筛查的重点人群提供依据,也提示保持骨骼健康、维持骨代谢稳态在冠脉钙化的早期防治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7:40:30
0000美国医生呼吁:左心耳封堵术应终止,其预防卒中的作用有限
近期美国临床电生理医生JohnMandrola在Medscape撰文称,“左心耳封堵治疗以预防非瓣膜性房颤(AF)患者中风可能是心脏病学的一个错误。”JohnMandrola认为,左心耳封堵不能预防缺血事件。因为根据常识,中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封堵左心耳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房颤患者中,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致中风的非房颤机制和基质也会增加中风风险。不同心肌病,心脏血栓分布不同!阜外研究
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以血栓栓塞事件为最初表现,而心内血栓是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合并的心内血栓有何特点?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翟玫等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内血栓分布特点呈一定规律性,左心室是发生血栓最常见部位。我国20%稳定性冠心病介入不适宜!阜外医院郑哲等多中心研究:血运重建过度和不足并存
近年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没有大面积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包括冠脉支架在内的血运重建治疗,仅能缓解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症状,而临床获益不明确,且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增加医疗花费。阜外医院郑哲教授牵头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则表明,对于我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存在过度应用和应用不足两方面。一方面,约20%的冠脉介入治疗不适宜,另一方面16.0%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30:50
0000有三高,要防心血管病!全国13万中老年人研究
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俗称“三高”)都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项入选我国13万多名中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这三种疾病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叠加效应,即一个人所患的“三高”疾病越多,心血管病风险越高。分析显示,与没有任何“三高”疾病的人相比,只有糖尿病、只有高血压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58%、104%;而在只有血脂异常的人中,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未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