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也算一种运动方式,它的优点也很多,你知道哪一个?
随着夏天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意,毕竟现在的气温越来越高了,很多朋友都选择尽可能的去减少自己身上所穿着的衣物,不然实在是太热了,当然是能少穿就少穿了,当那些身材非常好的朋友走在街上,其他人别说有多羡慕了。所以就会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一些不满意,希望能够练的再好一些。

可是很多朋友可能因为一些自己比较私人的原因,不太愿意去进行跑步之类的激烈运动来减肥,所以她们就将目光放在了瑜伽上。可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瑜伽真的能够减肥吗?在很多人的眼里都觉得瑜伽这样的运动方式还是太温和了,真的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吗?说练瑜伽可以塑形这还比较靠谱,减肥的话或许不是那么靠谱吧。

这就是大家在认知上形成了错误了,我们首先要非常明白减肥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如果想要减肥那么就需要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小于每天日常活动消耗出去的热量,这样看来就算是每天只是进行散散步这样的简单的运动,都可以对我们的减肥大业起到作用,但我们必须首先要保证自己每天摄入的热量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千万不要贪吃。

不过就算是这样,瑜伽这项运动还是太柔和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提高我们身体的柔韧性,所以说大家如果希望能够通过利用瑜伽这样的运动方式来达到减脂的目的的话,那么每天要摄入的热量可能就要更少一些,而且还要再搭配一些能够消耗更多热量的运动才可以实现减重的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选择节食,这样身体是会被拖垮的。

其实通过瑜伽来瘦身也不是完全比不上其他的运动方式,它有一个最让人感到放心的方面就是如果练瑜伽的话会瘦的相对而言慢一些,这样一来大家就不用担心万一自己的体重很快的速度下降的话有一天会反弹,而且不管年龄处于怎样的阶段都可以通过练瑜伽来减肥,只不过可能入门的时间各有不同而已。
但是如果各位希望自己减肥的速度能够更快一点的话,在练瑜伽的基础上最好还是要配合其他的运动方式才可以达到实现自己减肥瘦身的目的,毕竟瑜伽虽然也算是一种运动方式但它实在是太柔和了,并不像跑步之类的运动能够让你大汗淋漓,所以在这方面心理建设要提前做好才可以。

而且不得不再叮嘱大家一句就是在减肥的过程中,最大的禁忌就是不吃东西,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通过不摄入食物然后再去运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快速瘦身的目的。这样的确可以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瘦下来,但大家必须明白这样早晚有一天会反弹,而且给自己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只要是不急着去瘦身的朋友,完全可以尝试一下练瑜伽,在瘦身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身体的柔软度还是非常不错的,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要方法对了体重就一定会下降。
JACC:美国每10个介入治疗患者就有1例在30天内再入院
据美国一项分析显示,10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就有1人将会术后30天内再次入院。研究纳入833344例PCI患者,其中77982(9.3%)在30天再次住院。再入院患者的平均总住院费用(37,524美元)显著高于未再次入院患者(23,211美元)。JAHA刊登南京学者文章:中风后还吸烟,复发风险翻倍
吸烟是脑卒中(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对于防治中风至关重要。然而,部分患者即便中风了仍然不戒烟。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徐格林教授等发现,初次中风发作后如果继续吸烟,3个月后中风复发的风险比从不吸烟的患者几乎翻倍。而且,吸烟量越大,复发风险越高。研究者对南京卒中注册登记研究项目中首次中风发作的306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追踪。在这些患者中,43.4%从不吸烟,8.6%曾吸烟,48%为当前吸烟者。ICJ杂志撰文称:感谢中国【专家表示:我国90%高影响力论文发表在国外】
去年11月,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主编AndrewJ.StewartCoats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和中国区国际顾问编辑TsungOCheng)对《国际心脏病学杂志》的重要性”的社论。杨进刚阜外2023-07-31 09:15:27
0000冠脉病变加重,涡流或是“推手”!郑大二院研究
促成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多因素,那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加重的患者,就血流动力学角度而言,原因和危险因素有哪些?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万大国、谢艳辉等研究发现,应用高分辨率CT图像可以准确重建冠状动脉三维血管模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进一步加重,可能与狭窄处更多的涡流以及更高的壁面切应力值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3:50:26
0000双上肢血压差≥5mmHg者心血管死亡翻倍
苏格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双上肢血压差值超过5mmHg,其在未来8年内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一倍。该研究入选了3000名心血管病50-70岁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并随访了8年。研究中,60%人双上肢血压存在5mmHg以上的差异,38%的人存在10mmHg以上的差异。在进行多变量校正后,双上肢血压有≥5mmHg差异者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风险增加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