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后双联抗血小板(喜忧参半,Meta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接受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平均每根大隐静脉桥血管的移植失败发生率显著降低(11.2% vs. 20%,OR=0.51),每例患者的大隐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率也显著降低(13.2% vs. 23.0%,OR=0.51)。
然而,在接受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BARC 2、3、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8.7% vs. 13.3%,OR=2.98),但3型或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者相似(1.8% vs. 1.8%,OR=1.00)。
作者指出,心脏搭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桥血管失败率方面的获益是以增加出血风险为代价的,因此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是因为稳定性心绞痛等非急性冠脉综合征适应证而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可能优先,最好基于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机制而考虑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在上述两类患者中,净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大隐静脉桥血管失败、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死亡、心梗和中风)发生风险相似(OR=1.21,95% CI:0.9~1.61)。
阜外学者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最新文献及研究进展指出,引起术后近远期静脉血管移植物堵塞的机制有诸多方面,已有尝试通过改进获取方式(如No-Touch)、静脉保存液体以及静脉外支架方式提高静脉桥血管通畅率。
8月9日,JAMA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心脏搭桥术后,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来源:
如果患者是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术后至少要接受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如果出血风险不高,建议首选替格瑞洛。
而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不能显著降低大隐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风险(19.3% vs. 21.7%,OR=0.86,P=0 .44),也不增加BARC 2、3、5型出血事件发生风险(8.9% vs. 7.3%,OR=1.25,P=0.46)。
对于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目前仍不明确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疗程,不清楚较短的疗程是否能保留其在改善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方面的获益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该Meta分析纳入4项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316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共移植1668根大隐静脉桥血管。
[1]Associ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With Ticagrelor With Vein Graft Failure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22, 328(6): 554-562.
主要分析纳入871例患者,其中435例接受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36例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7岁和66岁,男士占比分别为85.1%和85.5%。
关于心脏搭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否降低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风险,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目的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潜在环境,以及预防心梗等斑块破裂事件,而与血运重建策略无关。
[2]Risks and Benefi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JAMA, 2022, 328(6): 532-533.
相关述评指出,在制定心脏搭桥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时,应同时考虑心脏搭桥手术的适应证和大隐静脉桥血管移植失败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阜外医院张浩等提出肺动脉高压新思路:经胸肺动脉去神经治疗
阜外医院张浩、黄源等就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探出了一步。有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能是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室功能障碍的促进因素。那么,如果经胸去除肺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能解决问题吗?研究者通过注射野百合碱构建了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证实大鼠肺动脉主干周围结缔组织中存在大量交感神经纤维。阜外医院糖尿病搭桥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攻略:血糖≥10.0 mmol/L为使用胰岛素阈值
糖尿病患者搭桥,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很重要,不仅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还能提高长期生存率。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陈燕燕、董潇男就此在本刊阐述了几点策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糖目标目前对此尚有争议,但广为接受的是2009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表的《住院病人血糖控制共识》。该共识建议:我国脑卒中防控取得巨大进步:城市居民卒中死亡率39年下降31%,农村下降11%
近日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发表研究称,在年龄标化后,2013年城市卒中死亡率比1983年下降31%;农村地区下降11.4%(图1)。图11983-1985年和2013年两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城乡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卒中死亡数据也显示,在1994-2013年,中国20年间男性卒中标化死亡率下降18.9%,女性下降24.9%(图2)。杨进刚阜外2023-08-10 09:36:19
0000每天4克处方级鱼油,可降甘油三酯!葛均波院士牵头多中心RCT
鱼油制剂(处方级ω-3脂肪酸)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之一,但其在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尚存争议。市面上有三种处方Omega-3脂肪酸产品:(1)Omega-3脂肪酸乙酯,主要成分为EPA和DHA;(2)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主要成分为EPA的乙酯;(3)Omega-3羧酸,一种游离脂肪酸形式长链Omega-3脂肪酸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EPA、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即使收缩压<120,降压也有益!柳叶刀Meta分析呼吁修改指南
近期,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随机临床研究个体数据的Meta分析显示,不论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病,即便血压正常或处于正常高值,包括收缩压<120mmHg的人,降压治疗都有益。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4:50: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