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猝死防治新概念(超半数发作前有长时间心脏症状,手机App大有可为,公众教育无比重要)
救治心脏骤停,还是个难题,只有不到20%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能恢复自主循环,仅10%的患者可存活出院。
文章认为,在这一领域,新技术潜力无限,使用医疗可穿戴设备有可能监测到猝死前的迹象,并能发出警报,可挽救更多的猝死人群。
作者认为,未来可通过大数据找到猝死的高危人群,实时智能监测生命体征,手机App可启动救援,并通过云定位猝死者,实施救助。
文章称,多数心脏骤停事件有先兆症状,因此,如果能够正确识别,就可以使抢救过程加速,挽救更多的生命。
来源:Narayan SM, Wang PJ, Daubert JP. New Concepts in Sudden Cardiac Arrest to Address an Intractable Epidemic: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3(1):70-88.
利用预警窗口救治,应成为预防的核心
美国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半数猝死患者有先兆症状,但仅21%呼叫了救护车。
还有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心脏猝死发作前,心绞痛或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可超过1小时,发生无脉性电活动之前的症状可持续20分钟,室颤患者之前的症状可达30分钟。
文章也提到了合理布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问题。
根据这一风险轴,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心脏猝死表型。
心脏骤停的新概念:要拓宽分类标准
以往人们认为,心脏猝死猝不及防,但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心脏猝死并非“不可预料”
因为猝死前的症状常被忽视,进行公众教育很有必要。
为此,JACC发文,指出应该对心脏骤停的概念予以重新认识和更新。
一项研究报告,使用可以定位和预警的智能手机软件(App),非专业人员也能救助58%的猝死者,有27%的人在急救车到达前接受了心肺复苏。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猝死者发作前有心绞痛或呼吸困难。
比如以下几个图:
知晓心脏猝死的预警症状,就有救治的窗口,是预防的核心理念。
文章指出,心脏骤停是包括心血管病理学在内的多种疾病进程的终末事件。而通过不同的合并症对心脏骤停加以分类,有助于促进跨学科领域和科学技术的创新。
目前有一种新方法,通过心脏骤停风险轴来对心脏骤停进行分类,以纳入和统一已知的合并症和机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经济压力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13倍
近期,南非心脏协会第18届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提示,心理社会因素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经济压力大会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13倍。研究者表示,询问患者的经济压力应该成为医生问诊的例行公事。因为多达96%的心脏病患者有过经济压力,其中40%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压力。该研究发现,那些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的人发生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是没有经济压力者的13倍。腹泻症状被忽视!广州中山大学三附院研究称,或为新冠病毒感染指标
根据目前的研究,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和咳嗽等,而表现出腹泻症状的患者较少。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者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文章称,腹泻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指标,提示临床医生应更加关注腹泻患者。而目前三项研究报告的腹泻发生率不同。作者认为,腹泻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1:500000牙周病,还与心脏病和精神疾病有关!英国研究
近日,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有牙周病,会增加心血管病和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风险。这项研究对6.4万名例有牙周病和25万名无牙周病居民平均随访了3年。结果发现,与无牙周病的人相比,有牙周病者在这平均3年里:增加37%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和严重的精神疾病)风险;增加33%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1型糖尿病、银屑病)风险;瑞典学者称,他汀降脂不达标有三个主要原因:不良反应、依从性差和中低效他汀
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否达标受多个因素影响。近期公布的一项瑞典研究发现,出现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是LDL-C不达标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他汀治疗的依从性差以及服用效力较弱的他汀也是重要的两个原因。研究者指出,欧洲相关指南建议心脏病患者LDL-C水平降低至1.8mmol/L以下,但仅有1/5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达到这一目标。糖尿病前期伤大脑!英国50万人研究
一个人的血糖水平比正常水平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水平,即所谓的糖尿病前期。近日,传来了几条关于糖尿病前期的坏消息。一项对英国平均年龄为58岁的50万人进行分析发现,糖尿病前期或会影响大脑健康。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者,在之后平均4年内有42%的可能发生认知能力下降,在之后8年内有54%的可能性罹患血管性痴呆。尽管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绝对发生率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6:35: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