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没必要同时做CT和MRI,JAMA子刊研究)
目前美国指南指出,在CT未能明确梗死的情况下行MRI是合理的。
就临床转归来看,行二者均检查的患者出院失能比例更高(48% vs. 42.3%),出院后1年内脑卒中或死亡的比例也更高(19.5% vs. 12.5%)。
而且,仅CT检查的患者更可能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59% vs. 28.5%)或血管内治疗(23.1% vs. 6.5%)。
这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2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其中123例在入院时仅行初次CT扫描,另一组123例患者接受了CT MRI检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美国1999~2008年,超过九成患者在行磁共振(MRI)前进行了CT。
研究显示,仅行CT的患者检出的阳性比例为31.2%,行二者合用发现异常的比例为19.5%。
来源:Cabral Frade H, Wilson SE, Beckwith A, et al. Comparison of Outcomes of Ischemic Stroke Initially Imaged With Cranial Computed Tomography Alone vs Computed Tomography Pl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AMA Netw Open, 2022, 5(7): e2219416.
近日,发表在JAMA子刊的一项研究发现,仅用CT足矣,没必要二者都查。
也有学者建议,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应接受MRI检测,以帮助区别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不过这一建议是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仍未达成共识,以及有相关证据证实。
0007
相关推荐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预防心血管病,中国人应该这么吃饭
近期,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在本刊发布。针对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该指南进一步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本措施。【点击下载原文】关于膳食营养,指南建议,食物多样和能量平衡是基本原则。指南指出,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会通过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的作用,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指南建议: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0:03
0001中国青年开始吸烟年龄降了5岁!河北医大四院学者研究
生在不同年代,健康意识也有所不同,就吸烟而言,都从几岁开始烟民“生涯”?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里,烟民愈来愈年轻了,青少年已成烟草企业下手的主要目标。研究显示,50后到80后这5代人,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从22岁减低到17.5岁;开始吸烟的峰值年龄从20岁变化到18岁。图11950~1997年出生人群吸烟起始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变化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7:41:48
0000严重瓣膜病,没症状不等于没危险!欧洲心脏杂志综述
对于严重但无症状的瓣膜性心脏病,什么时候做手术仍然存在争议。欧洲心脏病学杂志近期发布的一篇综述认为,患者可能一直没有症状,但是严重事件风险一直存在。在无症状阶段,可能发生不可逆的终末器官损害,特别是心肌和肺血管系统,即使手术成功,也会增加死亡率。而等待治疗的时间过长,也可能会使患者面临很大的风险。作者认为,症状轻重不能说明疾病严重程度和发展阶段。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我国结构性心脏病自主创新介入技术和器械不断涌现
目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我国各地区已经广泛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据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介绍,从2009年至2018年,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例数翻了一倍,从14939例增至32,961例;卵圆孔未闭封堵例数从24例增至了3115例。蒋教授指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有赖于我国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新技术以及积极研发新器械。